2010年6月17日 星期四

置業者有為利率急升準備嗎?

2010年6月17日








信報研究部





量度樓價是否合理的方法有多種,例如早前討論中國樓市的樓價與收入比率(Price-To-Income Ratio)*;其次,供樓負擔比率(Affordability Index)也許是香港人較常用以監察樓市狀況的重要指標之一。

眾所周知,這比率受到目前利率異常偏低的環境所扭曲,可能未能真實反映目前樓市的狀況。研究部今期利用敏感度測試(Sensitivity Test),再配合金管局住宅按揭統計調查結果等數據,與讀者檢視目前樓市的狀況。


供樓負擔比率的計算方法,較常見的是相當於每月樓宇按揭供款金額佔家庭收入中位數比率。這比率背後還附加一些假設,例如供款年期及供貸比率(Loan-To-Value Ratio)等**。以中原網頁內所編制的比率為例,目前一個香港中等入息的家庭購買一個小型單位(四百方呎,即甲類住宅),其供樓負擔比率為35.2%【圖1】。換言之,這個家庭須動用約三成半的收入應付供樓。





放大圖片




僅從數字看,這比率並未算處於高危水平(約50%或以上),目前比率也只與2005年年底至2007年年底徘徊區頂部水平看齊。事實上,即使根據金管局編制的數字,收入槓桿比率(Income-Gearing ratio,債務背後很大比重來自按揭貸款)仍較長期的平均水平為低【圖2】。





放大圖片




低供樓負擔比率的扭曲

然而,目前仍屬相對偏低的供樓負擔比率,背後很大原因是與目前極低的按揭利率,令每月按揭還款負擔減輕有莫大關係。事實上,目前傳統的最優惠利率按揭計劃(P-Based),已跌至與2005年看齊的低位。而且若以目前極為流行的同業拆息按揭計劃計算(HIBOR Plan;4月份新造按揭貸款便有逾八成是使用這類計劃),實質利率只是約1厘水平,較傳統的P-Based計劃更低逾100個基點【圖3】,這無疑令供樓負擔比率被壓至低水平。





放大圖片




眾所周所,目前異常偏低的利率不會(也不能)長此下去,若然利率未來回升,最終對供樓負擔比率將有何影響?研究部利用敏感度測試方法,檢測在利率有不同程度的上升下,對業主承受能力(供樓負擔比率)的影響。

按息變化對每月供款(百分比)的影響,主要是受到供款期數和目前供款利率所影響(借貸金額只會影響其每月供款金額,但按息改變對其每月供款百分比的影響則沒有分別)。簡而言之,供款期數愈長或目前供款利率愈低(即有較大的槓桿),當利率上升時,對其每月樓按供款的影響(敏感度)便愈大【圖4及5】。





放大圖片





放大圖片




圖4及5分別是假設供款期數為三百個月(即二十五年)及按息水平為1厘,在按息出現不同幅度的上升,對每月按揭供款影響的百分比。

那麼以一個典型置業人士利用目前約1厘的HIBOR按揭計劃,供款年期為二十五年為例。倘若利率由目前約1厘,回升至過去五年約4厘(即增加300個基點)的平均水平,每月按揭供款將增加多少?

按息4厘 負擔比率達五成

答案是四成,換言之,當利率只是回復至過去五年的平均水平,這個置業人士的每月供樓負擔比率,便會上升至50%的高危水平,即利用一半的家庭收入用作供款!顯而易見,目前供樓負擔比率處於低水平是受到異常偏低的利率所扭曲。

此外,有兩點值得注意,一是目前供樓負擔比率是以一個四百方呎的單位為基礎例子;然而,一些較優質(或單位面積較大)的屋苑,一般的呎價會較昂貴(且升幅較薪酬為快),令實質的供樓負擔比率可能較上文提到的更高。

其次,隨着近年來利率的回落,市場對樓按需求屢創新高;截至今年4月止,樓宇按揭貸款總額已達6656.3億元的紀錄新高。而且以每筆計的新造按揭平均涉及的金額和年期,同樣攀升至近年高位【圖6及7】,顯示置業人士較以往有較高的槓桿。故此利率上升對供樓負擔的實質影響,可能較預期的更高。





放大圖片





放大圖片




最後,值得補充的是,往後香港按揭利率若見底回升,其最終上升的幅度,可能較一般人預期為大。

箇中原因是,目前美國經濟困局在於不論國民及政府(甚至部分美國企業)均有甚高的負債水平,減債去槓桿的壓力存在。不過,在目前似好非好的經濟下,奧巴馬政府可選擇的辦法不多。一是視乏善足陳的經濟不理,積極減債,惟這會令經濟雪上加霜,甚至出現雙底衰退;一是美國視高負債為無物,積極印錢刺激經濟,惟這樣做會令負債水平進一步上升。

按息升幅遠高預期

觀乎奧巴馬政府挽救經濟的方向,似乎是採取後者的策略,即不惜讓債務繼續滾大,也要力挽經濟狂瀾。不過,這樣做可能導致金融市場對美債失去信心,最終令利率出現大幅飆升,惡性通脹看來是遲早會出現的問題。

儘管我們難以估計市場對美國償債信心崩潰的臨界點,但美國利率遲早將攀升,而《黑天鵝》作者Nassim Taleb最近亦警告投資者應為債券利率急升作好準備。那麼香港利率跟隨出現上升也在所難免,利率在這種環境下升至10厘以上一點也不出奇,屆時對樓市將造成多大的壓力,值得大家留意。

分析員:呂梓毅

*詳見2010年5月13日「從樓價與家庭收入比率 看中國樓市泡沫」。

**有興趣讀者,可瀏覽中原網頁,了解供樓負擔比率編制詳情。



read more...

樹木管理陋習不改 樹下亡魂陸續有來

2010年6月17日

獨眼新聞

紀曉風






放大圖片




歷史在迴轉,悲劇在重演,兩年前的雨季,女生莊頌賢在赤柱被塌下大樹擊中身亡,大家都以為政府會經一事長一智,誰知這次事發沙田,自然會令愈來愈多人提出一個「汶川式問題」:究竟是天災,還是人禍?

政務司司長唐英年稱「打風落雨塌吓樹,在香港是會發生的」,被死者蔡傑強的家屬批評為「涼薄」,堅持事件是人禍,誓要追究政府到底。

政府成立了樹木管理辦事處,說會加強職能,但到今天,樹木管理還是政出多門,部分根本只顧推卸責任,但年花2000萬元的樹木管理辦事處卻又只由D3官員領導,能駕馭到其他部門首長如D6的康文署署長嗎?

事實上,無論是政務司司長唐英年,抑或是發展局局長林鄭月娥,都一再強調,現行的「綜合管理方式」行之有效,做法務實。而年前政府的官定講法則指出,樹木辦「為一個中央統籌中心,確保『綜合管理方式』更有效地推行,並處理部門未能妥善解決的複雜個案」,但實情卻恐怕是什麼都沒有做過,甚或即使想做也做不來,卻已死多了一條人命。

老紀很沉痛地預告,雨季就快來,第三、第四、第五個樹下亡魂,只會陸續有來。

還要犧牲多少條人命?

在沙田圓洲角遭大樹塌下壓倒的蔡傑強,前晚終告不治,重案組已接手調查事件。家屬則按其生前遺願,將所有器官捐出。昨早,他的心臟已移植到另一個等候換心的病人。弟婦謝碧玉說,他的生命現已在他人身上得以延續。

兩年前赤柱塌樹事件後,領導落實和跟進死因庭建議的政務司司長唐英年,昨日出席龍舟活動時,對蔡傑強的不幸逝世表達深切哀悼和難過,又指塌樹意外導致傷亡一宗都嫌多,政府會繼續強化樹木辦和政府團隊,將樹木的風險減到最低。但他說了一句令家屬感到非常不滿的說話:「大家都明白到,打風落雨塌吓樹,在香港是會發生的。」這句話被死者弟婦謝碧玉批評為涼薄,她昨晚在商台節目《左右大局》中語帶激動地說:「你說打風落雨會塌樹,那你做嘢啦,還讓它發生?還要犧牲多少人命?」

她又批評政府只顧政改,將錢放於「起錨」運動,而不是增派更多人手去檢查樹木,「你得民心就自然得政改啦!」她重申認為事件是政府疏忽,家屬會為事件向政府追究到底。

唐英年接近深夜透過發言人澄清,上述言論是對樹木管理工作所面對實際情況的一種表述,絕對不是針對這個案,重申對蔡先生不幸去世感到十分難過。

可告政府違反謹慎責任

樹木塌下造成傷亡,可說天災,但也有人禍成分,傷者或死者家屬能否向政府追究責任?律師黃國桐表示,政府在法律上有沒有責任,視乎在意外上有沒有疏忽。

要討論疏忽,首先要講政府對樹下路過的人有沒有謹慎責任(duty of care),黃國桐稱政府明顯是對途人有謹慎責任。

下一步便是討論政府有沒有違反謹慎責任。黃國桐稱,這在於政府有沒有盡力確保途人安全,沒有盡力視乎很多因素,例如檢查樹木的方法是否完善?目測法是否足夠?檢查儀器是否準確?檢查人員在檢查時有沒有做漏程序?

其實政府強調日常檢視樹木安全的目測法,是符合國際標準,這說法亦受到專家質疑,港大地理系講師詹志勇指出,目測法沒有所謂國際標準,要徹底檢查樹木,需要同時用肉眼和儀器進行,多達70多個事項要完成,起碼花一小時。

若果受害人或家屬證明到當局有違反謹慎責任,第三步就是要討論這個違反是否導致傷亡。

黃國桐稱,如果今次事件家屬希望追究,可以考慮先聘請樹木專家進行客觀評估,了解政府有沒有在上述考慮因素上做得不足,家屬並要保留塌下的樹木斷枝作為證據。

樹木辦先天不足後天失調

去年死因庭建議,成立獨立小組主管樹木危機管理、設立完善通報機制通報可能倒塌的樹木,至今做了幾多?首先,樹木辦已在3月成立,但至今總監及對上的主管位置仍懸空,而且這兩個分別是D2及D3的職位,能否駕馭其他D4或D6的部門首長,頗成疑問。

難怪到今天仍出現部門推卸的問題,昨日有線新聞便播出一宗投訴,在荃灣一間露天熟食店旁邊一棵樹已枯死,食肆負責人一年前投訴,至今未獲處理,食環署稱不是其管轄範圍,康文署後來曾派員,說要找政府熱線1823,但1823職員經跟進後,又指康文署未回覆。

又是政府呼籲市民舉報可能構成危險的樹木,為何樹木辦都已經成立,還出現這種部門推卸,最終壞樹無人跟進的情況?

兩條人命已被奪去了,政府是否會認真檢討現行做法?真心顧及市民的生命安全?如果政府不懂如何做,不如恢復兩個市政局,或者將權力下放給區議會做,效果可能更好。




美沙酮診所外販毒警拘六人

灣仔警區特別職務隊人員昨午在灣仔柯布連道的美沙酮中心附近,拘捕六名年齡約五十至六十歲的男女,並從各人身上搜出約二十粒四號海洛英,估計是向想前往服食美沙酮的癮君子兜售,涉及的海洛英黑市價約值三千元。

據灣仔特別職務隊督察葉秀蘭透露,六名疑犯全部都有與毒品相關的案底,專門在美沙酮戒毒中心門外兜售海洛英。他們會先把毒品逐少用飲管包裝好,再收藏於內衣或口腔內,以圖避過警方偵查。警方在過去一個月派出臥底喬裝買家,鎖定目標後,於再與他們交易時把各人拘捕。

美沙酮是海洛英的替代品,用以治療有吸食海洛英習慣的吸毒者。以往癮君子會云:「有錢食海洛英,無錢飲美沙酮!」但近年吸食海洛英的人士,不少都改為濫用精神藥物,令使用美沙酮服務的人數大減。

毒品一直被視為與其他罪案掛勾,以往的美沙酮中心外都聚滿癮君子,更被視為罪案溫床,但此等情景早已不復再,部分如柯布連道等美沙酮中心,由於入口隱蔽,更幾乎令人忘掉中心的存在。雖然如此,市民對美沙酮中心仍甚抗拒,以觀塘美沙酮中心為例,由於受重建影響,中心早前就向城規會申請,希望搬遷至觀塘港鐵站的地下迴旋處重置,卻遇到區議會的反對。至於位於有信街空地的另一選址,亦受到鄰近的麗港城居民強烈反對。

環保社企開業應向平安鐘取經

香港人的環保意識不斷提高,專售環保產品可能充滿商機。有環保人士昨日創辦了一間售賣環保及公平貿易產品的社會企業,希望可以推廣綠色生活文化。

這間社企售賣有機會品、公平貿易咖啡、環保日用品等,好像「竹蓆」產品是該舖今個天推廣的系列,希望竹蓆令睡眠時更涼快,減少使用冷氣。

坊間售賣環保產品的公司愈開愈多,但以社企形式營運就較少,這間新開的店舖除賣環保產品外,引入公平貿易產品,更對公義、可持續發展有正面作用。不過,社企要成功並不容易,好像早前獲得不少獎項的「平安鐘」系列,背後的長者安居服務協會,不止是自負盈虧,更是少數有錢賺的社企。

有份創辦的大班鄭經翰就同老紀講過,搞社企不是慈善團體,最重要還是那份生意頭腦,即是同樣要有商業眼光,以盈利為目標,只是那筆盈利不是袋落股東袋,而是繼續投放落機構和生意上。

環保和公平貿易好多人識講,老紀也希望愈來愈多這類機構可以成功營運。




商女不知亡國恨 隔江猶唱後庭花





放大圖片




一千五百多年前,與李商隱齊名,並稱「小李杜」的殘唐詩人杜牧作了一首七絕《泊秦淮》,借古諷今,借魏晉南北朝末期陳後主夜夜攬女唱K高歌《玉樹後庭花》,諷刺殘唐君臣水浸眼眉不知死。

圖中兩位塞爾維亞女子當然不是「商女」(歌女),她們不過想在泛濫的多瑙河上苦中作樂一番,如此而已(「多瑙」在凱爾特〔Celtic〕語系中指「無紀律」,是以「多瑙河」也可稱為「多惱河」)。

不過,她們不知道的是,多瑙河的水位已經升至危險水平,隨時會令首都貝爾格萊德淪為澤國,繼塞爾維亞青年槍殺奧匈帝國儲君而觸發第一次世界大戰後,遭受又一次「天譴」。




3D世盃海運戲院今日試播

經歷了一波七折甚至幾乎胎死腹中的戲院播放3D世界盃一事,終於有突破性轉機,發行商鐳射娛樂日前宣布,將爭取在港播放18至19場比賽,並預計最快可在明日或周六讓公眾在戲院觀賞賽事,但暫時只有嘉禾海運戲院獲得播放權,戲院將於今日招待傳媒及嘉賓觀看第一場直播的3D賽事。

據悉,嘉禾海運戲院是在上周五才完成最後的播放測試,當中包括訊號及質素,並認為效果理想,且獲國際足協批准,成為本港「獨家」播放3D世盃的戲院。雖然鐳射表示會代為向國際足協繼續爭取,但有關決定卻已令不少院商不滿,其中UA娛藝院綫已表明,將放棄在旗下戲院播放世盃,故最後會放映的戲院必較最初原預計的三十六家大減,亦令票價因而提高,初步估計達200至300元。由於票量少,相信想一嘗「立體波」的球迷,應要訂定撲飛大計。

究竟在戲院中看3D球賽感受如何?有內地記者就特別到了南非約翰內斯堡曼德拉廣場的3D足球展館作親身體驗:「球員入場時,身上的汗毛飄動得清晰可見,球員糾纏在一起衝刺過來,幾乎能感覺到他們急促的呼吸,又可以清晰地看到飛向球門的足球旋轉着與門柱擦身而過,讓你恨不得伸手將球捅進網窩。」

單聽以上描述,3D直播球賽絕對令人期待,但《時代雜誌》卻大潑冷水,認為球員彷彿飄浮於場上,像國際象棋的立體棋子在來回移動,令賽事變得不真實,更形容在南非對墨西哥的揭幕戰中,3D直播的效果令人失望:「唯一讓人感動是墨西哥隊扳平時,3D播映記錄下南非球員的一臉倦容,除此之外,無論是SD、HD,還是3D,其實都一樣。」

任天堂推無需戴超3D遊戲機

一套《阿凡達》電影,令3D熱潮席捲全球,連世界盃都作史上首次3D直播,3D技術亦打進遊戲機市場,日本遊戲機大廠任天堂在本周二揭幕的洛杉磯E3電玩展中,推出無需配帶3D眼鏡亦可見到立體效果(裸視3D)的新遊戲機3DS,勢令電玩界進入新時代。

傳統的3D技術要配以3D眼鏡,但任天堂以視差遮障法(parallax barrier)的3D面板技術,利用雙眼的視差來產生立體感,再結合臉部追蹤技術,以3DS遊戲機前端的攝影機來追蹤玩家的視點,改變遊戲畫面角度而呈現出的3D效果。任天堂在E3上只提供有限度試玩,玩家只能「輕嘗」立體感,但已大呼神奇,然而亦指技術有待改善,包括如視點稍微偏移,立體效果就會立即消失。

3D效果是電視、電影及電玩的新出路,任天堂早已研究多年,除3DS外,過去的GameCube遊戲機,同能作3D顯示,至於任天堂的對手Sony,亦計劃在近日推出3D電視,到時亦會推出軟件令PS3遊戲機升級至具有3D功能。

裸視3D是未來新趨勢,亦是基本要求,試問誰會想在家中消閑娛樂時,仍搭配起那幅又笨又重的3D眼鏡?然而,裸視3D現時仍只局限在尺寸較少的屏幕來顯示,估計要待有關技術成功「進軍」電視時,3D電玩必會起飛。

這邊廂任天堂有劃時代的3DS面世,競爭者之一的微軟亦不甘示弱,推出無控制器的Kinect for Xbox 360,賣點是玩家毋須利用手提或攜帶任何控制裝置,只需透過身體動作及發聲,即可操控遊戲,與同類兼一直熱賣的WII比較,更甚有迎頭趕上之勢。似乎近年相對沉靜的電玩界,很快將有新一輪的龍爭虎鬥。





放大圖片





放大圖片




秭歸秭歸,魂兮來歸;

端陽佳節,雄黃滿杯。

歷史的遺恨,用詩來補償;

烈士的劫火,用水來安慰。

「左手的繆思」做回「右手的屈子」,八十二歲的老詩人余光中昨天在湖北屈原故鄉「秭(粵音「子」)歸」出席兩岸屈原文化論壇,並朗誦新作《秭歸祭屈原》。之前,他答記者問,承認已經沒有「鄉愁情懷」,堅稱依然擁有「屈原情結」,而又不作詳解,叫人只能回到作品那裏尋。

「屈平其名,錚錚傲骨卻不平/永不屈服是正則的脊椎」,二千三百多年以來,這類脊椎卻嚴重缺貨,以至寥寥數個鼓起勇氣挺起胸膛的「海市真人」,都落得「眼神因不勝遠望而受傷」,終而逃不過作為一條「文化三文魚」的宿命:「你是鮭魚,逆泳才有生機/孤注一躍才會有了斷」。

余光中心中的「詩」,信是史詩;「水」,必是淚水。(互聯網圖片)





放大圖片





放大圖片




警首破家庭式非法外圍

世界盃令賭波風熾熱,警方昨首次破獲一家庭式經營的非法外圍投注案件,於坪洲永安街一雜貨店,拘捕一對夫婦,並檢獲四十多張波纜及馬纜紙,總值達800多萬元,估計當中一成涉及投注今屆世界盃賽事,其餘則是賭馬。另外,警方亦在天水圍拘捕七名涉嫌收受外圍波賭注的男子,檢獲400萬元的波纜及8萬元現金。

新增電動車充電站

政府及港燈於中環天星碼頭及天后的兩個政府停車場增設電動車充電站,令全港設置的電動車充電設施增加至三十九個地點,另外二十三個地點則會在今年年中前完工。政府會繼續與電力公司探討,在更多公眾的政府停車場內安裝並設立充電站。

團體遊行促延續交通費支援計劃

來自不同團體的代表及基層市民,昨在中環發起遊行請願,不滿政府只在新界西區提供為期一年的在職交通津貼,要求立即放寬申請津貼的資格,遊行人士手持紙製的道具龍舟,由遮打花園遊行至政府總部,諷刺現在的交通費十分昂貴,他們需要以龍舟代車,要求政府延續交通費支援計劃,以及希望當局盡快交代交通費支援計劃的檢討結果。

藥後駕駛檢控激增團體要求嚴懲

約30名來自公民力量的人士,昨趁政務司司長唐英年到沙田為龍舟比賽頒獎時到場請願。指根據運輸及房屋局數字,今年首五個月共發生廿九宗藥後駕駛檢控,比去年只有五宗大幅增加,又認為現時藥後駕駛刑罰太輕,促請政府嚴懲駕駛司機。

退休法官阮雲道幼子遺體火化

退休高院原訟庭法官阮雲道的三十一歲兒子阮家輝,本月初被發現倒斃在九龍城窩打老道一單位內,遺體昨在沙田富山火葬場火化。阮家輝在二千年時,曾因為在中環一的士高廁所內被警員發現藏毒,但律政司後來卻撤銷其相關罪名,事件引起公眾嘩然。其父阮雲道去年4月退任法官,其後成為上市公司之顧問。

機場上月貨運量創新高

機管局表示,香港國際機場5月貨運量達36.7公噸,創下新高,同時錄得41.9%增長,至於客運量方面,就上升14.4%,共有410萬人次,而航空交通量則較去年同期上升8.4%,達25,380架次。受惠經濟持續復蘇,上月旅客人數上升27%,當中以來自東南亞及北亞旅客量增幅最大。



read more...

大辯論前夕對政事的三點看法

2010年6月17日

練乙錚




關於政改,筆者有三點看法,提出來予大家參考。

第一點:特區政府角色錯位。按《基本法》精神,特區政府的定位應該是全民政府,在法治範圍內仲裁社會上不同利益、價值和觀點矛盾,從而促進社會和諧。就香港特區內政而言,它的政治立場應該是開放的,除了遵守法律底線之外,本身不另設既定立場,而只擔當積極的調解角色。

如果甲社群與乙社群在某政策上對立,特區政府的責任便是幫助甲說服乙、幫助乙說服甲,以公正清晰的民意比重為壓力,成功令彼此向對方讓步。仲裁的結果應該不是某方全面得勝,另一方徹底敗落,一方意氣風發,另一方灰頭土臉,而是按民意比重大致持平。

香港本地法也規定,行政長官不能隸屬任何政黨,便是對此全民政府概念的最佳說明。這是很好的制度設計,十分適合香港。

偏離憲制角色

但是,特區政府在政改事上,一開始便偏離上述憲制角色,以某一方全權代理人的姿態上場打壓另一方,其結果是原本屬於社會上不同社群之間的矛盾,演化為政府與大多數市民之間的矛盾,這不僅令矛盾變質,毒害社會,更因違反全民政府公允原則,引起受壓一方加倍反感,無可避免地加深矛盾,導致仇恨、疏離。

以政改問題中的功能組別為例,永久保留功能組別最符合大資產階級既得利益的願望,故與民主派在此議題上直接交鋒、爭持、談判乃至大辯論的,應該是大地產商大資本家如李嘉誠、陳啟宗、郭氏兄弟,或他們的生意朋友和政治代理人如田氏兄弟、梁振英等,而絕對不應是特區政府行政長官和他的主要官員。

既得利益囊中物

可是,實際情況剛剛相反,曾班子「御駕親征」,整部政府公器降格為既得利益的工具;高官上山、下鄉力竭聲嘶、揮汗如雨推銷合乎既得利益心意的政改方案,資本家大人物及其政治代表卻氣定神閒坐吃免費政治午餐,偶爾說一兩句風涼話。何解?特區政府一眾高官已成既得利益囊中物是也。

第二點:西環的立場不可能不受既得利益的金錢腐蝕。關於這點,有一般推理和具體推理。大陸人民都說無官不貪,也許言過其甚,但貪官總是十分之多;國家官員和黨干部到香港工作的,被揭貪污要「雙規」者也不少,但只能是冰山一角。在西方,高官議員其門如市,出入都是大企業或利益團體僱用的說客,隨時準備以貪腐手法影響政策左右大局。

在香港,西環最能影響中央對香港政改的取態,香港的大資產階級對此哪能不利用?與西環打交道的貴客因此如過江之鯽,能登堂入室者亦大有其人;西環的國家黨政幹部難道都是特殊材料造成的,一過深圳河便坐懷不亂,身上的貪腐細胞如電路開關那樣,中央派來之前一按便止貪?筆者閱世數十年,不會相信。

西環的政改立場,特別是關於資本家最在意的功能組別的立場,自那令人哭笑不得的「GDP貢獻論」出台後,與本地既得利益愈扣愈緊,從未反覆過,故筆者推理,中間有貪腐交易的可能性大於一半。

此是一般推理;具體推理則基於最近一位西環官員的言論,筆者試作較深入分析。特區政府推出的政改方案包含所謂的「區議會方案」,那明顯是中央授意的,是通往「一國一制」的過渡方法(對此筆者去年有詳細分析);但此方案弱化原來功能組別的維護商界利益作用,香港的大資產階級和商界絕不喜歡。怎麼辦呢?最好莫如借刀殺人把政改拖死,然後把責任推在民主派身上。這個結局是中央不願見到的,絕招便是由西環出手。

大家知道,爭取政府方案通過,中央明白只可智取、不能力敵,故北京最近的有關談話,口脗十分溫和;假如擺出一貫兇相,只會像曾政府打擊六四悼念一樣,效果適得其反。

中央這個取態相當成功,於是有近日與溫和民主派的溝通對話;若中央再作實質退讓,難保沒有通過方案的可能。

對既得利益而言,這就壞事了。於是,大家看到前天西環要員郝鐵川的忽然強硬乃至全無邏輯不可理喻的發言。郝的那些說話,唯一作用便是刺激民主派群眾,造成強烈急升的反對聲勢,迫使溫和民主派終止溝通、投下反對票!筆者提議中共中紀委徹查郝鐵川有無收受利益。

第三點:民主派兩翼此時堅持各自路線,可收客觀上互相配合之效。筆者估計,溫和派能爭取到最低綱領的可能性不大,最終還是要無功而還,投下反對票。那為什麼還應在現階段繼續忍辱負重與北京低調周旋呢?原因很簡單,要讓中間群眾對北京心死。

分兵兩路 形勢大好

你放低身段了,低得連同志們也翻臉成仇了,夠溫和了吧?可北京依然半步不讓;中間群眾這才看得清清楚楚,以後對北京不再存有幻想,溫和民主派到那時候回歸激進,才能把這部分群眾轉化為扎實的反對派。

在群眾當中,有些天生比較激進,另一些性格比較慎重,看到真相才相信;溫和民主派爭取後者,要兜一個大彎,這點氣力不能省。

余曾大辯論前夕、五區公投之後,民主派能分兵兩路,形勢大好,不是小好。

《信報》特約評論員



read more...

黑子效應氣溫降 五穀歉收價看升

2010年6月17日

林行止專欄

林行止





一、

和環保分子「唱反調」,氣象學家現在擔憂的不是「全球暖化」溫度高升,而是世界氣溫在未來兩年會突然明顯下降,且會持續多年;有學者甚至認為全球將進入為期約三十年的「小冰河期」(mini ice age)。

氣象學家的推斷有理有據,這是他們從觀察太陽黑子活動(Sunspot activity)後的結論。原來太陽黑子活動形成一個十一年模式,而此模式千年不變,因此根據現行模式便足以預測未來數十年的氣候。太陽黑子產生的磁場作用令地面氣溫上升,其活躍程度減緩等於氣溫下降。

二○○七年和○九年是「太陽黑子熊市」,意味期間沒有太陽黑子(Sunspotless)的日子特別多—根據strata-sphere.com的統計,○七年有一百八十三天、○八年二百六十六天、○九年二百五十九天,這種現象意味太陽黑子循環接近尾聲,而當太陽黑子「熊市」見底時,都會迅速「反彈」,事實上,在○九年底開始,太陽黑子已進入「上升」循環,只是其活躍程度不足,意味太陽黑子出現次數不多,預示氣溫持續下降(何以如此「反常」,請參考六月十四日《新科學家》的〈太陽出了什麼問題?〉(〈What's wrong with the Sun?〉 www.newscientist.com)。

在過去一千年,一共只出現過三次太陽黑子超低活躍期,這三次分別以確認此種現象的氣象學家命名的時期,短長不一,每次年期在三四十至七八十年之間,期間地球氣溫俱「創新低」,有完整氣溫紀錄的歐洲和北美都進入寒冷難耐寸草不生的「小冰河期」,愈來愈厚的冰川不斷伸展以至覆蓋大片耕地且使河流結冰令船運停頓,非常明顯,苦寒的冬日漫長夏日苦短令農作物失收,隨之而至的是無可避免的饑荒。

在溫室效應令全球暖化聲中,氣象學家指出美國大部分地區去年七月卻經歷了「自從一八九一年以來最涼快的月份」,而今年一月更出奇地寒冷;長期夏日炎炎的佛羅里達因此發生熱帶魚類集體死亡及一望無際果林無法開花結果令果農損失慘重!氣象學家的數據顯示,一九九八年是「暖化」的高點,是年的氣溫比過去二十年平均氣溫高攝氏零點七六度(華氏一點三七度),此後兩年即一九九九及二○○○年,平均氣溫跌去攝氏零點五度,而這與太陽黑子活躍程度放緩有關。在當前被氣象學家劃為第二十四個太陽活動周期(Solar Cycle 24)期間,太陽黑子活躍程度為一九二八年以來最低,更令人憂慮的是,美國太空總署(NASA)早已預測始於二○一四年的第二十五個太陽活動周期時,太陽黑子的活躍程度「為數百年來最低」,那等於說地球氣溫將急速下降!

這種「天文現象」令美國「太空科學研究中心」(SSRC)預期未來三十個月地球氣溫會「大幅下降」(dramatic drop),而跌幅在攝氏零點九至一點一度之間,北半球農作物歉收,似不可避免;SSRC的報告確認自從一七九三—一八三○年「太陽冬眠」(Solar hibernation)以來,這一次情況最嚴重;它還指出「根據過往三四百年的統計,太陽黑子活躍程度放緩有百分之八十點六機會強化火山活躍程度」。

事實上,太陽黑子活動放緩而火山(以及地震)活動加速的情況已甚顯然,四月上旬冰島埃亞菲亞德拉火山爆發時,專家便指出與其相距十七里的喀特拉火山(Katla)已「噴漿待爆」,冰島總理格林遜五月底向歐洲各國發出「爆警」,指喀特拉爆發指日可待;自從公元五世紀以來,埃亞菲亞德拉每爆發四次、喀特拉爆發三次(均在前者爆發前後數月),這種比例千年不變;更有甚的是,埃亞菲亞德拉雖然使歐洲航空交通大亂,估計導致它們總損失約二十億美元,但其爆發程度輕微,僅屬「火山爆發指數」(VEI)第二級(見四月二十六日本欄),地震學者指出,以喀特拉的岩漿藏量(magma chamber)十倍於埃亞菲亞德拉,其爆發強度將達「火山爆發指數」第六級(最高八級),造成的地貌變化、氣候逆變以至帶來的經濟損失,將遠比埃亞菲亞德拉火山為甚。令人更憂懼的是,喀特拉的爆發,可能是新一輪世界火山連鎖爆發的先兆。

喀特拉一旦爆發,將帶給冰島以至其近鄰歐洲諸國致命的打擊,以喀特拉的強度,覆蓋其上的冰川Myrdalsjokull(二百三十方里,冰原厚達六百至七百公尺,火山口〔caldera〕下望深洞達二點五里)必然溶化,冰島為大水所困,不能避免。巨型冰川溶化歐洲低漥地區城市「水浸」,而濃厚的火山灰可能令歐洲大部分地區「不見天日」凡數月之久,那等於陽光無法透射地球,氣溫下降,勢所必然。認同喀特拉火山會隨時爆發的賓州大學地質工程學教授B. Voight估計其威力與一九九一年菲律賓比奈圖保(Pinatubo)火山爆發不相伯仲,而它使九十年代上半葉氣溫下降攝氏二度!

二、

千里來龍在此結穴,寫太陽黑子活躍度減緩與火山進入連鎖性爆發期導致氣溫下降—與環保分子的溫室效應氣溫上升的結論相反—目的在提醒大家,應多多留意五穀價格的趨勢(期間赴歐洲旅遊者更不可掉以輕心,以免無端滯留機場)。氣溫「反常」地下降必然令農作物失收,在人口不斷膨脹、人口及牲口平均耗糧量與日俱增的條件下,加上近年五穀供不應求情況趨於嚴重,其價易升難跌,十分顯然。

五月二十一日,國際穀物局(International Grains Council)預期今年玉米消耗量八億二千六百萬噸,但產量只有八億二千二百萬噸;同期白米(milled rice)消耗量四億五千四百萬噸,未計算六月九日泰國宣布「出現二十年來最大旱情第二造米產量從預計的五百萬公噸降至二百萬公噸」,產量為四億五千零八十萬噸……。需求大於供應,彰彰明甚;不過,為防患未然,負責任政府歷來均貯存大量五穀,以備不時之需,因此,當年供不應求之數可由庫存糧食補足,惟其對市價造成上升壓力,還有政府必須「補倉」(存貨必須補足),均會扯高國際糧價。

引起市場人士特別關注的是,近年來口口聲聲說玉米產量足以自供自足的中國,近月頻頻在市場購進,最近一宗是向美國購買十二萬噸大豆及一百萬公噸玉米,為十四年來最大宗。觀察家相信這顯示今年來「西南旱災北方酷寒」已令中國農作物產量未能達標。人口眾多加上人均消耗肉類急升(物質生活改善〔多吃以玉米為主食的牲畜肉類〕的必然現象),令中國對榖類作物需求日趨殷切,若遇天災,其進口量便無法不增,這當然是造成有關商品價格上升的一項重要因素。

天災影響農作物產量的,當然不只中國,烏克蘭五月底便公布由於天氣驟冷令可耕面積減百分之七點一(六十一萬零七百英畝),跟着菲律賓亦宣布旱情令大米和玉米分別減產四十萬及五十萬公噸;泰國大米減產,只是全球連串失收的一環。如果氣象學家指出地球氣溫未來數年看降的推斷接近事實,農作物價格因歉收而進入新一波上升軌,勢所必然!除了可以考慮購進農作物期貨合約(「炒期貨」的風險在於「做倉」成數高難經風浪及控制產銷數據的政府間歇性入市干預價格),有遠見有魄力的上市公司和私人投資者還應考慮在後進國購買農地林地;在通脹陰影於門外徘徊之際,農地林地有價,然而,天氣突寒令它們的回報下降,其價便不能看得太好。無論如何,在紙幣愈印愈多(所有有辦法的國家都這樣做)的條件下,上述的投資方向不會錯—會出錯的只是時機拿捏不準;而避免在錯誤時機入市招致慘重損失的唯一辦法是「量力而為」,只要有捱過嚴冬的實力,方向正確的投資必能帶來可觀利潤!不過,說到底,你認同環保分子之言還是研究太陽黑子氣象學家的話,才是關鍵。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