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0年7月5日 紀曉風
放大圖片
講到hea,大家的第一印象,是沒精打采或毫無動力,但香港的新一代,卻是愛hea愛到瀉!有青少年中心早前進行的調查發現,超過七成青少年並不介意自己屬「hea之一族」,而超過四成受訪者更會日hea兩粒鐘,把時間花在「煲電話粥」及瀏覽社交網站上。Hea是潮語,意思是懶散、無聊、漫不經心、隨意閒玩蹓躂等。簡單講,就是無所事事。這種不思進取的生活態度,以往會被視為罪過,奈何延至今日,已成為青少年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有心理學家分析,青少年愛hea,表面看是愛hea時的自由自在感,實際卻是缺乏責任心,故抗拒對人對事許下承諾,長此下去不單止是逃避現實,甚至會「蕩失路」,找不到面對現實的命途。不過,他不無感慨地指出,其實香港上下,現時都瀰漫着hea風,「上有上hea,下有下hea,打工嘅係hea打,讀書嘅會hea讀」。「勁hea」源自「放pea」明愛賽馬會梨木樹青少年綜合服務中心在去年底至今年初,成功訪問一千一百名年齡介乎12至18歲的學生,了解他們對hea之看法。對於自己的生活是否可被形容為hea,如以10分為最hea,近四成被訪者表示自己屬6分或以上,而有逾一成半更直認自己高達8分,而超過七成人並不介意自己屬「hea之一族」。有超過八成二受訪者認為,hea的定義是漫無目的去打發時間,是百無聊賴及無所事事。而他們hea的方式,是進行消閒用途及發呆等行為,例如「煲電話粥」、瀏覽社交網站或聊天室等,超過四成受訪者每日會花兩小時或以上,有7%受訪者更會日花六小時,絕對可稱得上是「hea爆」。如此看來,青少年間似乎已勁吹「hea風」,「hea文化」猶如成了他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老紀一直講hea,但究竟hea是什麼?根據粵語協會的講法,hea中文正字為「迆」或「迤」,廣州人會讀成「pea」或「放pea」,而香港網絡大典的解釋更直指,hea指懶散、無聊、漫不經心、無所事事、隨意閒玩蹓躂等,概念源自英文的hang...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