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5月22日 星期六

廿蚊張飄色打頭陣 歷年角色變時弊寒暑表

2010年5月22日紀曉風 放大圖片 天文台昨日錄得今年最高氣溫的30.7度,但炎熱天氣,無阻逾3萬人遠渡長洲,參與太平清醮。這個一年一度的本地大型節慶活動,除了壓軸好戲搶包山比賽外,最大的重頭戲,實非飄色巡遊莫屬。飄色巡遊每年都由小朋友化妝扮演年度新聞人物,今年打頭陣的角色是「廿蚊張」,扮演立法會議員張宇人踩着一個飯碗和20蚊紙幣,以諷刺他提出最低工資為時薪20元的言論。而老紀反覆論證推敲,最低工資的水位,應該離不開27-29元。回顧近年的飄色巡遊,不難發現都愛以諷刺時弊為主題,不少新聞及政治名人都成了被扮演對象,而打頭陣的人物,十之八九都是該年度的「話題人物」,但多數是「過多於功」,令「飄色」同時成了「話題」,甚至是社會問題的「另類寒暑表」。 03年巡遊開始「變色」太平清醮中最刺激的搶包山比賽,在半夜12時過後終有結果,男子組冠軍由三屆冠軍、長洲原居民郭嘉明重奪,而今年新增設的女子組,則由黃嘉欣摘下后冠。 至於下午舉行的飄色巡遊,「廿蚊張」今次獲得「青睞」打頭陣,其實絕不意外,皆因他當日「廿蚊甚至更低」的言論,在社會惹起極大回響,各大媒體更四出尋訪目前時薪只得廿蚊的基層市民,道出廿蚊根本不能過活的苦況。而今年另一位「飄色風雲人物」,就是被廉政公署拘捕,指涉及貪污的無綫總經理陳志雲。 在此,先要說明一下飄色巡遊的源起。這個又稱為「會景巡遊」的活動,於1860年代太平天國起義失敗後才出現。當年滿清政府禁止粵劇,廣州沙灣居民便以戲曲人物的造型巡遊而不唱戲。活動後來傳到佛山,於每年秋收後舉行以作慶祝,及後再傳到長洲。至於在飄色中出現的角色,以往主要是中國歷史人物或經典小說人物,但近年已「現化代」,加入不少貼近社會的元素,新聞及政治名人紛紛成為扮演對象,令飄色巡遊猶如成了「話題巡遊」,甚至是「社會寒暑表」,只要一看誰人打頭陣,就知誰是那年度的「話題人物」。回顧近年於長洲飄色巡遊,都以諷刺時弊為主題,被選中的人物,多是「過多於功」,例如03年時就出現過「梁錦松」,諷刺他借財爺之便「偷步買車」。翌年就有時任房屋及規劃地政局局長的孫明揚被扮演,揶揄他賤賣紅灣半島。此外,尚有「李國章」及「羅范椒芬」(教院風波)、「董建華」及「曾蔭權」(董辭職曾接任),以及「陳方安生」與「葉劉淑儀」(港島區補選對戰),似乎一眾名人,都應該不會盼望自己被選中【表】。 回說今次打頭陣的「廿蚊張」,除了因為他的「出位」言論令他成為話題人物外,另一原因就是最低工資立法在即,最低工資水平最終「訂價」如何,就是最大的爭議,而臨時最低工資委員會進行的諮詢期月初屆滿,委員會便收到最少五百份建議書,當中建議的時薪,以24元及33元最多,頗為兩極化。 老紀也嘗試評估一下「價位」,要知最低工資最終「訂價」如何,最先自然要知道其中的「上下限界線」,而立法最終影響的,包括工商界及勞工界兩大界別,故代表工商界的自由黨一眾聲音自然最多,而代表基層勞工的職工盟及工聯會,同樣爭取機會發聲。雙方的提議,正好為這片角力場,劃下了角力的「範圍線」。 最低工資擬定於27-29元當時最先「表態」的是「廿蚊張」張宇人,提出時薪「廿蚊甚至更低」的「欠人性」提議(有關建議後來由提出的張議員自我否認,故被視為可以不理),自由黨主席劉健儀後來亦開腔,稱該黨贊成最低工資定為每小時24元,而身兼香港總商會理事的自由黨前主席田北俊,就指總商會初步傾向,建議最低工資為時薪25元。 由此可見,自由黨早已經為最低工資劃下了「下限線」,即介乎24-25元的水平。所以,最終不論立法如何,訂價亦絕不會低於此水平。至於「上限線」也非常明確,是職工盟及工聯會雙方都異口同聲贊成的33元。 有了範圍,當然就較易找出「立腳點」,老紀更要指出的,是政府在當中的取態。由於政府一直常被外界批評政策「明益」商界或向商家傾斜,故這個最低工資的價位便要「避嫌」,否則猶如為自己自埋炸彈,而且當局亦絕不會如此「順攤」地「聽自由黨支笛」。故老紀肯定價位必會跟「下限線」有一定距離;而逆轉同一道理,33元或貼近之價位,便是同樣不可取也,否則工商界必嘈到拆天。 老紀在此更不妨指出,在這個角力場內,有一個奇妙的「3」字,「3字頭」是女性大忌,意味人生踏入另一階段,最低工資亦同樣如是,令「3字頭」帶着一股絕對的阻力,大家可以想像,如果工資最終是訂在30元,「勞工派」必定大興問罪之師,質問為何要吝嗇那區區3塊錢,而不把工資價格訂到他們一力爭取的33元。 由此推斷,最低工資最終的落腳點,將是一個遠離24元又不到30元的價位,而27-29元,正正就成了最合適的水平。有工商界重量級人物亦向老紀表態,指自己願意接受最低工資訂在時薪29元(但未有廣泛諮詢過自己行家)。由此可以預見,29元的價格,最終阻力應該不大。 不過,政府近期有「政改」這個超重量級任務,而最低工資立法又必會引來連串爭辯,在多一事不如先少一事下,相信在政改方案於下月23日予立法會表決通過前,最低工資的討論,將未必會有任何大進展! ...
read more...

氣氛轉得快 調整難言休

2010年5月22日畢老林 畢者推介■有人擔心美國可能成為另一個希臘,但克魯明在26頁的專欄說,美國步日本後塵的機會大得多,而且聯儲局應該也清楚知道這一點,只是局內部分官員太過在意通脹這個假想敵,令政府全力對付真正的經濟威脅。■很多廣告標語都成為金句,深入民心。江燕來在25頁的有「橋」未為輸舉出了很多例子,例如人頭馬的「香港幾好都有,點捨得走?」但近年令人印象深刻的標語似乎都是來自其他地方,例如政界和娛樂圈,廣告界是時候加把勁了。■人人都想致富,但懂得如何致富的人卻不多。黃玲在20頁的親子理財一欄中介紹了一個買賣小遊戲,可以幫助小朋友學習如何跟有錢人一樣「錢搵錢」,而不是像窮人一樣只會買不會賣。5月21日,周五。歐洲債務危機繼續困擾歐美股市,加上美國勞工數據欠佳,令周四(20日)外圍市場風聲鶴唳,歐股連續第二日跌至兩星期收巿新低,美股三大指數更暴跌超過3.5%。港股是日佛誕假期休市一天,但大部分亞太區股市跟隨外圍下滑,日經指數下挫2.5%穿一萬點,台股亦下滑2.5%,韓股低收1.8%;惟獨內地股市先跌後升,滬綜指高收逾1%。全球加強金融業監管勢在必行,金融界老大哥美國不敢怠慢,參議院以五十九票贊成、三十九票反對,通過金融監管改革法案,為上世紀三十年代大蕭條以來美國最大規模的金融改革揭開帷幔。該法案將遏制金融機構過度投機行為,而當局將設立全新的金融產品消費者保障機構,並加強監管衍生產品交易,以避免金融危機再次爆發。粉嶺地細細粒容易食地產界一向鍾意以「麵粉價、麵包價」來形容地價及樓價,近十一年來無「貨」(「麵粉」)賣的粉嶺,將於下周一(24日)舉行賣地。該地皮自2007年底供試勾後,曾兩度試勾失敗,最近才以10.538億元被成功勾出,每方呎樓面勾地價1833元,較鄰近屋苑的「麵包價」低了一截。受早前東涌地皮拍賣氣氛冷淡影響,加上未來兩個月有兩幅豪宅官地拍賣,部分大型地產發展商將保留彈藥備戰,測量界紛紛調低粉嶺地皮的成交價預測,估值介乎13.2億至15億元,每方呎樓面地價2297至2610元,較勾地底價僅高出25.3%至42.3%。不過,這幅粉嶺「蚊型」地皮,土地成本僅10多億元,「細細粒容易食」,最合中小型發展商胃口,競投氣氛應該不至太差。美股「烏龍盤」事件發生翌日,老畢在「投日」起了一條半認真半開玩笑的標題︰〈愈窮愈見鬼 錯盤非股災?〉...
read more...

曾余辯北京看在眼裏

2010年5月22日余錦賢曾蔭權單挑余若薇公開辯論,成為政壇一枚炸彈,煲呔突然使出怪招,其引起的衝擊,比起辯論本身誰勝誰負更具殺傷力。煲呔的決定,據說中聯辦和中南海事前全不知情,其中范徐麗泰昨天接受記者訪問的對答最「精警」;范太明言,對煲呔安排朝野辯論感到突然,更認為未必可以達到預期效果;效果也者,相信是指泛民陣營不會因辯論結果而轉軚支持政府;想深一層,公開辯論又不是公開考試,雙方都可以在辯論後宣稱自己勝出,然後各自守住自己的底線,不作讓步,那麼一場辯論又有什麼意思?在愛國陣營眼中,煲呔這一招...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