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0年5月25日紀曉風
放大圖片
東涌一間中學昨日有一名男生在校內跳樓亡,是一星期內第三名跳樓亡的學生,教人扼腕歎息。男生在網誌透露校園生活不愉快,亦常被老師責罵。專家稱,自殺事件所傳達的消極情緒,可以傳染,令身邊的人自殺率比其他人高六成至三倍,因此目睹事件發生的師生應及早尋求輔導,如身邊有朋友對自殺消息流露消極情緒,亦應盡快向社工等專業人士求助。家長亦宜藉此為學生提供生命教育,灌輸正確的人生觀,並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網誌流露自毀傾向繼上月底一名在賽馬會官立中學任教的女教師,不堪工作壓力在校內跳樓亡,及上星期三有一對就讀於新界上水喇沙中學的男女學生在天平邨相擁跳樓後,昨日再有一名中學生以同樣方式走向黃泉。一名就讀東涌天主教學校中四男生,昨晨在學校舉行早會期間,由約六樓至七樓梯間躍下墮樓,救護員到時證實他當場死亡。男生墮樓的時候正值全校在操場舉行早會,據知男生墮下的地點正是一群中一生面前,及一名訓導主任旁,大批學生及老師驚聞巨響及目睹慘狀,即時驚呼大叫。部分目擊事件經過的師生其後情緒受困及不安,校方即時啟動危機處理程序,並安排教育心理學家向師生進行輔導。據報道指出,男生有遺下字條,透露因私人事情感到不開心,警員正了解男生墮樓原因。老紀找到相信是該名男生的網誌,最新一文章在昨晨7時多上載,老紀閱畢,可以大概感到男生的對「生存」存在相當大的消極情緒。他說「我痛恨人這種不知所謂的動物……為自己利益而存在,無論是世界與其他人,都只會顧及自己的利益為先」,又指「我是神,是狼,是改變和結束一切的神,我會再次回來,當我再次回來,便要帶走屬於我的一切,也要把世界的一切結束。」男生亦透露自己在校內生活並不開心:「看見學校這地方我也感到很痛苦,回學校如受罰的一樣」,他埋怨經常遭到一名女老師指罵,「這位老師的態度令我憎恨她。」不少網民留言希望男生安息,亦有網民指男生「膚淺、幼稚、矛盾、不負責任」。化危為機灌輸生命正能量老紀請教過港大防止自殺研究中心總監葉兆輝,他指青少年自殺原因,一般都是由於學業、生活等方面遇到挫折,以及家庭方面支持不足,而近日連續的幾宗自殺事件,亦有可能源於消極情緒的感染,容易令衝動的青年人或者遭遇類似挫折的學生,如同感染病菌一般產生模仿的行為。他解釋,學生的自殺行為很多情況下都是衝動性的,因此跳樓是青少年採取最多的自殺方法。他建議在學校或者住屋的高層建築加建圍欄,自殺者可能在遇到阻攔時打消自殺念頭。另外,自殺者身邊的人亦都好容易受到抑鬱情緒影響。該中心的資料顯示,若周邊有人自殺,此人的自殺率會比一般人士高出六成至三倍。葉兆輝說,若看到身邊有朋友流露出消極的情緒,應及時向社工等專業人士求助,而非為其保守秘密,負面情緒的傾訴事實上是一種尋求幫助的暗示,若為其保持沉默反而會失去及時幫助的機會。而今次目擊自殺經過的人士,有可能會造成很大的心理困擾,該中心臨床心理學家黃蔚澄說,他們短期內可能會有失眠或哭泣等情況,甚至可能產生創傷後遺症,部分個案更可能引發其他自殺個案,他呼籲受影響人士,應盡快向心理學家或專業人士傾訴。接連發生師生自殺事件,對心智正在發育的青少年人的影響,不容忽視。葉兆輝說,家長可以透過自殺新聞進行生命教育,幫助他們重視生命。「許多家長一聽到別人自殺的消息,即批評『點解咁傻』、『不負責任』,這種負面的否定態度未能幫助學生建立健康正確的價值觀。」他認為家長反而應當告訴子女,自殺者只是解決問題的能力比較低,每個人都會遇到困難,如果及時和家人或者朋友交流溝通,問題都能得到解決。他補充,其實最能防止自殺的,是學校提供一個開心輕鬆的學習環境。這句說話,值得教育界人士認真深思和反省。
...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