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7月6日 星期二

長波理論再探

2010年7月6日

信報研究部







經濟學家凱恩斯(John M. Keynes)名言:長期而言,我們皆一命嗚呼(In the long run, we're all dead);話雖如此,一國政府卻不能沒有長遠的經濟政策,為可能出現的經濟轉變未雨綢繆。但經濟前景可以預測嗎?早在上世紀20年代一位前蘇聯學者已創出經濟變化是有規率地約50年為一個周期重複進展的長波理論。


長波理論(Long Wave Theory)是前蘇聯學者Nikolai Dmitriyevich Kondratieff(1892-1938)於1925年所創,但西方直到1930年代初才由翻譯成英文的《大經濟周期》(The Major Economic Cycles)及Kondratieff其他著作認識到長波理論。Kondratieff提出,經濟趨勢循着大約50年一個周期重複膨脹發展,周期前半段約25年經濟持續擴張(Expansion或Improvement)而至頂峰(Peak或Acceleration),其後25年經濟下滑(Decline或Recession)至谷底(Trough或Depression),有人因而將春夏秋冬套入長波周期,但周期的起始和終結卻並不統一,其中有以1920年代(秋);1929-1949(冬);1949-1965(春);1965-1981(夏);1981-2000(秋);2000-(冬)來劃分。「創造性破壞」(Creative Destruction)理論創始人經濟大師熊彼得(Joseph A. Schumpeter,1883-1950)將長波名為Kondratieff Wave(K-Wave)。

Kondratieff指出,波浪周期各階段起伏不但影響例如失業率等的經濟結構,而經濟狀況變化又會導致國際關係緊張;有學者更直指在資本主義體系,戰爭頻率與長波密切相關。然而,Kondratieff將經濟、政治、民心等融為一體、微觀結構(microstructure)促成宏觀行為(macrobehavior)的理論,初時並未得到西方學術界廣泛認同,甚至在蘇聯也不為當局採納,Kondratieff更因為反對蘇共領袖斯大林的農業集體化(collectivization of agriculture),1930年被誣參加一個不存在的黨派而判囚Gulag勞改營八年;在斯大林的授意下,1938年重新量刑被處決。

商業周期確認長波理論成立

到了1970年代,人們注意到長波理論不但符合解釋1930年代大蕭條的出現,並有如目睹般描畫華爾街崩潰之前的經濟百態,根據長波周期,美國1920年代的高通脹「果然」在1970年代重現,以至經濟由盛轉衰,長波理論由此再次成為熱門話題。取材自Kondratieff的長波理論,美國麻省理工(MIT)教授John D. Sterman於1975年領導的研究小組設計名為System Dynamics National Model(NM)的電腦模擬系統,分析美國經濟長期發展過程,就經濟長波理論作出更豐富的論證,為政府制訂財經政策提供參考,並於1985年發表了「經濟長波:理論和證據」(The Economic Long Wave : Theory and Evidence)工作報告。

Sterman指出,NM揉合了經濟實體結構(庫存和資本投資、貨物及人力流動)、個人和公司等微觀經濟層面、資訊不足及偏見造成的滯後商業決定等資料,透過模擬分析為長波的形成和運行給出基礎佐證。從1800-1984年的經濟增長(GNP)走勢可見【圖1】,GNP在1830至1840年間見底,第二次低潮是1870年代延至1890年代,然後是1930年代的大蕭條,相隔年期與van Duijn劃分的長波大致吻合;失業率和消費者物價指數【圖2、圖3】的年期區間變化更符合長波理論,不過,有一個「特殊因素」要補充,二戰後通脹急升,主導了物價走勢。另外,利率和物價是Kondratieff最倚重的長波論據,美國利率雖然跟隨物價由1950年代開始大幅抽高,但基本上亦以50年左右為升跌周期【圖4】。四項經濟環節的周期變化確認了長波理論成立。






放大圖片





放大圖片





放大圖片





放大圖片




長波的特色是連續的經濟過度擴張(overexpansion)和崩塌而衍生一個接一個波浪,尤其是資本產出環節,而過度擴張指的是廠房、生產設備、廢舊更換存貨及備用產能等,但過度擴張在需求不足或經濟收縮時會有減產和裁員的後遺症。NM模擬GNP、失業率、CPI和利率四項基本經濟數據走勢反映商業周期也追隨長波理論,Sherman引用Thomas W. Mitchell的解釋商業過度擴張的成因:當零售商發覺貨品供不應求,他們會為準備下個季度需求而增加訂單,但製造商提高產能需要時間購置機器、原料和增聘人手,未必趕及訂單限期之前付運,只會承諾供應訂單80%貨品;零售商為保證有足夠存貨,加上對未來需求的樂觀預期,一般會向其他製造商訂購估計需求100%以上的貨品。Sherman指出,造成經濟過度擴張的庫存「寧濫毋缺」商業行為在榮景時非常普遍。

經濟起跌會影響需求,而製造商增加和減少投資產能的經濟決定滯後於需求雖然導致市場加劇波動,但NM模擬走勢顯示商品市場自我排序(self-ordering)最終也服膺長波周期,而自我排序正是構成長波理論其中一項主要因素。

實質利率與經濟興衰成反比

市場增加需求會推高商品價格從而刺激通脹,製造商提高產能投資則會令利率上升,但由於對產品的預期利潤增幅抵消借貸成本有餘,在經濟擴張期間實質利率反而下跌【表】;相反,與經濟擴張同步的是貨幣供應【圖5】,原因不言而喻,高利潤、高設備使用率(capacity utilization)以及低實質利率都助長借貸需求,直至接近長波頂峰,產能過剩壓抑了資本投資引發失業率上升、破產增加等經濟衰退現象。






放大圖片





放大圖片




Sherman報告強調,NM證實長波是資本投資、勞動力市場、實質利率、通脹、債務及消費等經濟元素互相影響及內生(endogenous)形成,除了人口增長之外,並不涉及其他外生(exogenous)因素,長波理論反而與技術創新及政府政治取態有關。待續。

長波理論.二之一

策劃 信報研究部

撰文 徐天任



read more...

史上最差世界盃 「居功至偉」白禮達

2010年7月6日

獨眼新聞

紀曉風







放大圖片




南非世界盃本港時間周三凌晨重燃戰火,賽事現已踏入了最後的四強階段,先有僅存的南美球隊烏拉圭對兩屆亞軍荷蘭,周四凌晨則由三屆冠軍德國火併頂頭大熱西班牙。

本來世界盃愈近決賽,可觀性只會有增無減,但偏偏今屆賽事愈近尾聲,戲碼卻愈叫人大失所望,主因之一,是多個巨星級球員毫無表現,加上多支傳統勁旅爆冷出局,令世界盃變得星光暗淡,吸引力自然大減。

世界盃行將落幕,雖然今屆賽事劣評如潮,但國際足協缺乏外間監管,故「掌門人」白禮達根本不會因此揹上黑鑊,反而他已積極尋求連任,務求繼續能做其「大獨裁者」。




變相「玩謝」一眾球星

雖然白禮達曾於世界盃開幕禮上豪言,今屆世界盃是歷來最成功的一屆,但觀乎賽事至今,最成功之說已是毫無說服力,反而老紀曾預言的最「黑」之說,卻絕對有可能一語成讖。

在此,先在為賽事「埋單」。今屆的世界盃,最少創下兩大史上之最,包括史上入座率最低,以及球證錯判及漏判最多(當中的低級失誤,甚至不會出現於香港本地足球聯賽)。此外,賽事入球率偏低,平均每場只有2.2球,隨時有力追平90年一屆的每場2.21球。首次在非洲大地舉行的世界盃,無疑已成了國際足協的一大污點。

賽事如此失敗,罪魁禍首首推「獨裁」統領國際足協已長達十二年的主席白禮達莫屬,他把足球這項全球最受歡迎的運動變得商業化,卻同時令世界盃的競技色彩及觀賞性大減。

看世界盃,球星的表現是最大賣點,但觀乎今屆賽事,最令人期待的世界級球星,包括美斯、卡卡、C朗拿度及朗尼等,全都毫無表現。這群球星眼中展現的,不是求勝的慾望,卻是倦極的神情。球星早已被「榨乾榨淨」,單看在英超入球如拾草芥的朗尼,在世界盃場上居然啞火,以往經常獨闖龍潭的阿根廷球星美斯,亦早已因經歷太多比賽後,早已身心俱疲。

球星被「摧毀」,表面是由於以歐洲為主導的賽事令球星征戰頻頻,但其實亦與國際足協不無關係。由於世界盃是國際足協「會生金蛋的雞」,白禮達自是非常重視,故各國足協便首當其衝,由外圍賽開始,不時要召這群球星回國出征(例如美斯就曾在西班牙與阿根廷之間兩邊飛),球星們別無選擇下,只得雙線作戰,難怪到了決賽周時已星光盡散。

豪擲七十八億元「賄選」

不能否認,擁有瑞士洛桑大學法學院商務和經濟管理學士學位的白禮達,絕對是首屈一指的商業奇才,他年輕時只參與過冰球運動,卻成功在國際足協位居要職,更於98年後登上會長一職,縱使被國際足協內的「反對派」視為對足球一無所知,但他卻能令國際足協每年的收入節節上升。雖然國際足協屬NGO,但白禮達卻把其變成高盈利組織,收入亦不再依賴會員國的會費,反而從電視轉播、商業贊助費等,取得巨額收益。

至於今屆世界盃,國際足協可獲得的收入,預計將超過80億美元(約623億港元),力壓奧運會,成為世界最賺錢的運動盛事。然而,東道主南非的付出與收穫,卻明顯不成正比,單是南非今年第二季度就業率,就竟然較去年同期下降3%。由此可見,當國際足協因世界盃賺得盆滿缽滿的同時,對南非經濟卻是毫無幫助,甚至害苦了當地。雖然如此,白禮達似乎不用為此揹上黑鑊,他更似乎可繼續掌管他苦心經營的獨立王國。事實上,早在上月世界盃賽事開鑼前夕,他已經率先宣布,會在明年任期屆滿後尋求連任,力求繼續統領國際足協。

不過,白禮達最近就被倫敦《時報》揭發,指他為求連任,竟「走後門」動用了6.63億英鎊(約78.4億港元)巨額資金,用作「疏通」國際足協各成員國會員,包括向各國足總發放17萬鎊,又向各洲足協給予250萬鎊,目的是以打好與各洲足協及足總的關係。由於有關資金均是以國際足協名義發放,故不能構成白禮達賄賂會員國的指控,但他卻逃不過以派「公帑」來變相賄選之嫌。

須知道,國際足協在國際間享有非常獨立的地位,各國政府不得干預各地足總之運作,而白禮達外訪時獲得的待遇,更與國家領導人無疑,住最頂級的酒店總統套間,有保鏢貼身保護及警車開路,街道甚至會封路戒嚴。

由此可見,國際足協根本就是一個缺乏監管的機構(單從白禮達可當會長長達十二年,已足以令人感到匪夷所思),加上可享有各樣的特權,令國際足協儼如私人會所,白禮達自不會放棄這塊極大的肥肉。

白禮達享受特權後,受害人是廣大球迷;商賈享有特權後,受苦的便是廣大市民。天下之大道理,其實莫過於此。






放大圖片




親愛的,昂起頭……
失敗是生活的一部分!
前超模蘇珊娜




在一眾球星靚太當中,巴西國家隊門將祖利奧施薩的另一半蘇珊娜可謂文武兼備才貌雙全。她不但做過超模,也踢過女足,其網誌更是無數粉絲的精神食糧。

巴西慘敗於荷蘭腳下之後,這位「朗拿度前度女友」在網誌中安慰喊得犀利過待宰黃牛的施薩,「我想對我的丈夫說,親愛的,昂起頭,想想你曾經歷過多少精彩的比賽,做過多少驚險的撲救。你是一名真正勇士,失敗是生活的一部分,而這一年,對你而言已經無比榮耀。回來吧,家裏能給你足夠的安慰。」

這番話,叫人更加願意相信:只要有個家,再大的挫折也不怕!




天匯事件碰上政治異變





打從電郵時代來臨,愈來愈少人寫信,班九十後甚至從來未寫過信,但如果想學習正式信函的規格,現在有機會,因為昨日四叔李兆基的大寶號恒基率先公開天匯事件的覆函,鄭汝樺局長個房屋局隨即又公開質詢天匯的官函,十八封信連埋附件超過一百頁。老紀在中環影印,用了接近300大元至影齊,不過這300元好抵,因為信裏字字珠璣、句句到肉,睇完之後雖然流晒眼水,但係學到好多嘢,對特區真正的支柱產業如何銷售其產品,以至官僚體系的所謂「調查」,有深刻的領會。

天匯事件已經大半年,房屋局最先去查,跟住警方又去查,前排有人叫證監都去查,昨日又傳金管局會去查,最新的發展係立法會又要查,下個禮拜一開特別會議,「邀請」恒基及買家上去助查,恒基未定去唔去,話要問律師,但唔去豈非心虛?查實成件事好好好簡單,就係有人想證明恒基同班買家仔「關連」的,恒基方面就想證明唔係。信來信往查來查去都係為咗呢一點。

咁立法會會唔會叻過其他執法機關,查一個水落石出呢?老紀就覺得,呢一樣無關宏旨。政改方案通過後政治的爭拗暫時放埋一邊,有乜好玩得過搵個大財閥來祭旗?天匯事件由一個玩過火位的市場推售手段,遇上樓價飛升引起民怨的大氣候,最終演變成政治風波,老實的四叔無警覺,仲豪擲18億高調去買幅地起大屋,又1萬賠100萬開盤,唔成為眾矢之的,老紀切個頭畀你當凳仔坐!所以話,上唔上立法會應訊,應該諮詢的唔係律師,而係政客。




曾經滄海難游水





放大圖片




此情此景,「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恐怕得改為「曾經滄海難游水,除卻毛衫不是人」。

昨日,全國多個地方的氣溫都高達攝氏三十八至四十度,數以百萬計炎黃子孫千方百計「散熱」,其中四川遂寧市大英縣的居民就湧到浴場游水。由於人實在太多,就形成一幅恍如「錦鯉爭食」的浮世繪。

大英縣其中一個浴場叫「大英死海」,因既與中東死海位於同一緯度,復是鹽湖而得名。據稱,在大英死海浮上一句鐘,就等於八小時睡眠。至於如此能否令生活過得更充實,則不得而知。





為「M型社會」復建居屋




事到如今,只能說,這個政府好妙品,例如這邊廂第十萬九千七次重申「大市場,小政府」,那邊廂卻又一往情深要在中環海濱無敵地王興建新政府總部,一派「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的大有為風範。而這種矛盾統一的自選動作,也見諸復建居屋問題上,一方面明示廣徵民意,另一方面卻又暗示政府資助置業可能是好心做壞事。

卻其實,施政若能提綱挈領,政策自能一脈相承。

以復建居屋以至資助市民置業這個課題為例,只須搞清楚香港究竟出了什麼問題,做官就毋須做得咁閉翳。

那麼,香港究竟出了什麼問題?簡單講,那是國際金融中心的必然後果。

作為資金、資訊密集的國際金融中心,香港事必會比大部分城市都更早進入「M型社會」,社會結構將會由極少數超高收入的金融精英與極多數勁低收入的「服務人員」組成,亦即傳統的中產階層將會大幅萎縮。在這樣的一種情況下,兩個世界、兩個市場、兩個階級同溫層,毋須諮詢公眾,早已寫在牆上。

十分啜核的是,就連曾特首自己,亦都不下數次提到,私樓市場基本上已經打開兩截,是兩個市場,只差沒有說明,其實即使是中下價市場,廣大打工仔都畀不起首期以至供不起(一心炒樓另當別論)。既然如此,順藤摸瓜,結論不正是合該資助真正想供樓自住者嗎?

老紀只是一介草民,未必能夠參透官大人深不可測的用心,但令香港成為大部分香港人都樂意住下去的地方,卻應是再簡單不過的共同切入點吧。




43%的士司機屬病態賭徒




世界盃漸入尾聲,雖然傳統勁旅巴西和港人至愛英格蘭都出局,但德烏荷西四隊仍有不少捧場客,除情感支持,也有金錢「投資」。宣傳話「睇波不賭波,不賭樂趣多」,但實情卻是賭風愈吹愈勁。路德會青亮中心公布一項調查,發現43%的受訪的士司機是病態賭徒。

此外,57%受訪司機話朋友經常賭博;34%受訪者仲會講大話,呃人哋話自己無賭或無輸錢;逾27%受訪者就話因為賭而同家人和朋友發生爭執。司機大佬賭得狠,和行業生態不無關係。據汽車交通運輸總工會的士分會主任杜燊棠分析,固然有司機以賭減壓,亦因為的士司機一般相信搵客過程有運氣成分,一小時無生意便要蝕60元,自然好容易相信「唔賭唔知時運高」。

還有,夜更的士司機通常凌晨兩、三點食宵夜,剛好碰上世界盃尾場開波,晚上生意淡薄,倒不如和行家吹水睇波。

老紀工作附近的七姊妹道係的士司機交更、食宵夜的「交通樞紐」,短短一條街的茶餐廳,每場球賽的最低消費竟高達50元,食物另計;索價高昂,只因看中司機對世界盃唔睇唔得。

講到尾,社會對賭博容忍度愈來愈高,免費電視台的世界盃節目也講賠率、上下盤,馬會以打擊外圍為由,不斷吸引及方便市民投注,投注站有即場直播,毋須申請又可開新玩法,正是:「睇波又賭波,馬會笑呵呵!」問你嬲得幾多?





寇鴻萍夫涉嫌強姦被捕





放大圖片




新聞多多的寇鴻萍夫婦又有震撼消息傳出,今次唔關囡囡事,但都關女事,皆因寇夫梁廷鏘疑涉及一宗強姦案而被捕,現正保釋候查。老紀身為男士,也不得不承認,哪隻貓兒不偷腥,男人無分貴賤,多是以下身決定行為方向。

綜合多方消息,梁廷鏘懷疑上周初,在他和多名娛樂圈中人合資經營的Fevar Club內,灌醉一名海歸女大學生,繼而侵犯;女事主酒醒後不甘受辱,報警求助。警方中區警區重案組接手調查,旋即拘捕梁廷鏘,其後准他保釋候查。

寇鴻萍夫婦一向新聞多多,大女兒唐貝詩早前一篇「盆景貓」微博惹來全城怒罵,連契媽鄭裕玲都狠批;小女兒唐貝欣感情生活豐富,不時被周刊指留連夜店。

本身是律師的梁廷鏘,婚後亦不改花花公子本色,早於07年已被揭發和陌生女子夜遊;到去年4月,又被周刊攝得在Fevar Club內公然和神秘女子親熱,太太寇鴻萍大興問罪之師。此則娛樂新聞霸佔多期八卦雜誌封面,最終梁講心又講金,誠意加禮物才令太座息怒,想不到事隔年餘,梁又涉嫌再在店內生事。

懷疑案發現場的Fevar Club位於蘭桂坊,由梁廷鏘夫婦和多名圈中人,包括「宇宙最強」甄子丹等合資經營,梁氏夫婦佔逾53%股份。自07年開業以來,這間四千方呎夜店不但吸引名人,也招徠不少是非。去年10月警方搜查行動中,揭發場內有K仔、搖頭丸及「迷姦水」,並以藏毒罪拘捕三男一女,寇鴻萍事後指事發時為顧客包場,和酒吧無關。到今年5月中,有報道指夜店生意淡靜,於是請來性感女郎大跳辣身鋼管舞招客。

雖云人不風流枉少年,但事實證明人到中年,依然風流成性,老紀姑妄言之,還望天下男士反思,管不好「小巴打」恐怕會被人「大打巴」。





放大圖片





■警周六招募瞄準高考生

警隊將在本周六舉行招募日,並以剛放榜的高考生為吸納對象,預計可招待逾千七人,其中七百人將獲即場面試。而警隊自4月引入「性格及認知能力評估計劃」後,已有約六百人接受測試,首批廿五名及格者將於本周入學堂受訓。

■菜園村民滿意重建地點

二百多名菜園村村民已同意接受在元崗新村及大窩村附近重建,新村莊面積約十五萬方呎,比菜園村小三分二,村民會提出八十六個復耕申請,希望做到耕住合一。村民指出,由於新覓的地段較近,而且價錢合理,故滿意新址之安排。

■水警檢百萬走私電腦硬碟拘兩人

水警昨天凌晨於香港南部小交椅洲附近水域截獲一快艇,檢獲一百五十箱走私電腦硬碟,約值100萬元,並拘捕兩人。水警指暫未知貨物來源,估計是運往內地售賣。

■港燈電纜故障立會停電五分鐘

立法會大樓昨早停電約五分鐘,搶修後恢復正常。停電時正舉行財委會會議,須靠後備電支援。港燈透露,事故由於一條一萬一千伏的高壓地底電纜發生故障所致。

■財爺冀內地企業多辦實習計劃

曾俊華在大學生實習領航計劃啟動禮上寄語年青人「上萬次網不如行萬里路」,又指金融海嘯後國內經濟迅速反彈,希望更多內地企業舉辦類似交流計劃。

■毒品滲衣運港青年判囚十八年

十九歲無業青年劉振聲,被指在去年8月,為5萬元報酬,從秘魯利馬把滲入二點九公斤可卡因的衣物運至香港,於入境時被截獲,昨被判入獄十八年零八個月。

■三個巴士職工會醞釀罷工

九巴、城巴及新巴三個工會批評資方在加薪談判上採取拖延政策,雖然雙方經多次會商,但至今仍未達成共識。工會指出,資方如不盡快提出改善方案,不排除發動罷工。

■九成小六生獲派首三志願中學

升中派位結果今日公布,全港約六萬二千名小六學生中,近九成獲派首三個志願學校,較去年增四個百分點。而在教學語言微調政策下,預計合資格開設英文班的中文中學,收生情況將較過去理想。

■女子網上賣冒牌貨認罪

一名三十四歲女子在雅虎拍賣網站出售冒牌匙扣等飾物,被海關放蛇拘捕。她早前已承認兩項售賣及管有偽造商標貨品罪,昨在九龍城法院被判一百二十小時社會服務令。

■涉非禮女大學生瑜伽導師脫罪

一名外聘瑜伽男導師,涉在去年任教大學宿舍瑜伽課程時,用手非禮兩女生胸部、臀部及私處,學生後來向校方投訴報警。法官指出,雖然兩女誠實可靠,惟於庭上口供與向校方投訴時版本存有矛盾,故裁定男導師非禮罪名不成立。




read more...

笑林良禽.論民主黨

2010年7月6日

練乙錚



特區政府通過了一個西環本以為「完全沒必要修改」而萬萬沒想到最後中央修改了的政改方案;主理憲制事務的局長因此有點得志忘形,左右開弓不論友敵都恥罵一番,更狠批公民黨人蠢得不懂得「擇木而棲」的大道理。但這位局長缺了點文化修養:這話哪有拿來攻擊別人用的?罵人家不懂,當然就是自己懂了。不過,那也是挺對的;便是在官場裏,從d九到良禽,有些人半輩子沒走通,有些人則一步到位,分別很大,就不僅僅是文化修養問題了。

閒話休說。政改方案通過之後,民主派內訌加劇,人人鬱鬱不樂,無論哪一方都不大好過;看來,要適應客觀新形勢,彼此心理上還得多捱一陣子。筆者說過,五區公投之後,政治板塊大挪移,民主派各政黨在光譜上的定位拉開,合理化了。短期而言,兄弟鬩墻令親痛仇快,民主運動的質和量都因此有失,但定位合理化所蘊含的效率提高,在中、長期能轉化為取得新支持者的動力,卻更值得重視。其實,政治板塊挪移,目前還有空間,過程完成之後,泛民整體將有更優陣勢,儘管在過程中,三黨支持者數目將重新分配。對此,筆者有下列愚見:

(一)民主黨還應繼續向中間移動、變身,成為一個除了在六四事件和二十三條立法二問題上堅定不搖、其他一切議題立場覆蓋自由黨和民建聯右翼的溫和政黨,有一定原則地和政府在更多方面合作,爭取部分成員進入建制,各自從體制較深層發揮力量;

(二)社民連應留在激進位置,但隨著支持者數量增長,不應佔據最激點,要留出空間讓其他更激進人士特別是年輕人進場創造性地參政;

(三)公民黨在參與比較激進的五區公投之後,應作逆向微調,定位在未來的民、社兩黨之間,成為意念上激進地捍衛普世價值(憲政、法治、民主、自由)的溫和行動派,能夠和其他兩黨在不同的議題上靈活合作;

(四)因政治板塊挪移、從各政黨游離出來的個別人士如鄭家富,以及近年不斷出現年輕政治活動家,又分散又結合,插隊三大民主黨派之間,以各自政見和獨特風格和經驗號召支持者。

分裂衍生合作

有此組合,泛民精英才可一字排開,在政治光譜上擺出最廣陣勢,發揮最大力量。換句話說,民主派要作最大限度分裂,才可在最大範圍合作。分裂不是分工,泛民應佔的光譜部分,其跨度之大,不可能存在高度統一的思想,只能倚靠客觀契合和在一些具體事情上作密室交鋒、利益交換,然後同台演出,如出席飯盒會、大遊行等。泛民中人若能從這角度思考本身前途並作出合理反應,遠優於鑽牛角尖並作無止境的道德指責和反駁。

上述四點須深入分析,篇幅關係,今天只講第一點,餘的明天待續。各黨的前路,以民主黨最為難走,原因主要不是得面對不少泛民群眾的質疑甚或責難,而是當一部分原來支持者投向較激進政黨之後,民主黨在人和財方面都不免有失(上周七一遊行中的表現或已說明此點),故須開動機器,從中間乃至有建制傾向的群眾當中開闢票源。中間群眾數量大,但或因性格取向平穩,或因從社會現狀中獲得較多利益,政治上比較難以鼓動,而民主黨當了泛民第一大黨多年,努力守成多於創業開拓,今後若沒有一點「重上井岡山」的精神,斷不能成事。就此點而言,激進派的確提供了必要的衝擊。正正是因為民主黨要面對此衝擊,得抖擻精神開墾中間地帶,筆者所言的「定位合理化所蘊含的效率提高」方可有望實現。開闢中間群眾比較困難,需要不少資源,民主黨在這方面比公社兩黨優勝,任務落在該黨身上,亦可謂合適。

民主派現在的境況,令筆者想起阿當斯密在《原富論》中的一段有關十八世紀宗教教派競爭的論述。當時歐洲大陸第一大教是羅馬公教; 在英倫三島,第一大教則是英國國教。阿當斯密指出,此二大教會因長期處於「一哥」地位,其教士的播道熱枕漸漸退化,能量已明顯不如其他新興教派。他說:「這樣的教會,一旦受到其他新興教派的一些時髦、勇猛、那怕也是愚昧無知的熱血分子攻擊,便馬上變得毫無還手之力,就像富裕的南亞諸國遇到來自北方那些強悍而腸飢轆轆的韃子兵進襲一樣。……儘管最大教會依然網羅大批學識淵博之士,但若論爭取信眾入教的能力和魅力,無論是好是壞,都完全掌握在其他競爭者手裏;在英倫,資源豐富的聖公會早已荒廢了傳教本事,相反,異見派和循道會則精益求精。……而循道會的教士,學問沒有異見派的一半,叫座力卻比誰都高。……在更早的十三、四世紀歐洲大陸,是兩個不蓄資產的神貧修會——方濟各和多明我修會,復興了整個羅馬公教的奉獻精神,擋住了教會內部那種因循心態。」(《原富論》卷五首章三節第三部分)阿當斯密談的是當年的宗教組織,但意義完全可以引伸到今天的政治組織、政黨。

運動就是一切

的確,大有大的難處。在前一段日子的政治悶局裏,泛民「一哥」民主黨未能帶頭打破當權派鋪天蓋地的封殺;長此以往,難保黨內不出現因循心態,忘記進攻是最好的防衛,把守成看得重於開拓。五區公投一聲炮響,打破上述悶局,也給民主黨帶來前所未有的壓力。為回應壓力,民主黨提出改良區議會方案並大膽採取與中央談判的策略,筆者認為做得很對,政治悶局打破了,民主派便「有得玩」。改良區議會方案有利有不利,最終是好是歹還未可知,但爭取社會改良的道理在民主派這邊,大多數群眾也在民主派這邊,只要民主派能主動把悶局打破,推出新議題,群眾的能量有著力處,形勢便對民主派有利!但是,民主黨只是走了半步對的。立場向中間移動了,還得花力氣去找那中間群眾;群眾找著了,大好的形勢才能化為實利。至於現階段關於方案輸贏幾子幾目的精算,並無很大意義,亦不能真正準確,卻十分浪費心力,因為當中沒有可以轉化為動力的那種壓力,故三黨實不應再在此問題上糾纏。

慎思之後,筆者不認為民主黨這次是無原則的「扭軚」;相反,這個軚扭得有看頭。政黨如長期無法扭轉形勢,必須思變,變而後通,這在歷史上有很好先例。晚年恩格斯觀察了歐洲工人運動大形勢之後,認為單靠暴力革命奪取政權行不通,於是轉而積極支持歐洲的進步政黨進入議會,通過選票發揮力量爭取執政;這與先前他和馬克思極力鼓吹的暴力革命相比,不啻為近世社會運動中的最大轉向。在有利條件下,爭取民主的政黨應積極以各種方式發揮力量,包括進入建制,這種行動不應一概視之為背叛。

因為民主派整體方向是清楚的,故把託派的一句名言改兩個字,對現階段而言,便相當貼切:輸贏並不重要,運動就是一切。

二之一.明天續

《信報》特約評論員




read more...

專權獨裁:經濟特區成功要素

2010年7月6日

林行止專欄

林行止





一、

七、八月合刊的《大西洋》雜誌,發表題為〈解決窮困的政治不正確指南〉的長文,為對經濟學家保爾.羅馬(P. Romer, 1955-)的訪談。筆者過去數度評介羅馬的學說,以其「新(經濟)成長理論」(New Growth Theory)對發展中國家的經濟成長有重大影響,羅馬因此被譽為九十年代最重要的經濟學家,介紹他創新的理論,有益有建設性。羅馬在理論上力求為窮國脫貧之餘,尚身體力行,在自己「脫貧」行有餘力後,便致力於把理論結合實踐,這是去年八月十二日筆者在這裏推介其助落後國家脫離窮籍的設想「特設城市」(charter cities或Romerplex),令筆者有點「興奮」的是,其設想之靈感,基本上來自港英治下香港經濟的發展模式,羅馬這種主張因此值得倍加留意。《大西洋》文沒什麼新意,然而列舉了大量事實,尤其是跟進羅馬在世界各地推廣「特設城市」的活動,頗有不少可以一寫。

和許多卓然有成的學者一樣,羅馬亦能從日常小事看到問題的根本,比方他在幾內亞看見家徒四壁的學童因家裏沒有電燈,不得不在街燈下做功課,但他們有手機。電力為百餘年前的發明,其供應亦早已普及化,手機則是尖端科技產品。何以一窮二白的幾內亞有此怪現象?不必追查羅馬亦知道原委,此為電力公司為專利(壟斷)生意,經營者因此不必理會窮家有沒有電力,而手機市場競爭劇烈,窮小孩因而未能獲得電力帶來的方便卻有手機可用!羅馬指出這是管治(rules)出了問題,如果有嚴謹的立法,人民斷無理由無法享用已有百年以上歷史的科技!這種說穿了平平無奇的道理,有如當年他指出前人所未發現的窮國所以很難致富的缺失在沒有引進新科技、缺乏鼓勵發明及保障專利的機制一樣,正是他過人的地方。羅馬還指出,一八二○年亞洲佔世界經濟產量百分之五十六,一九五○年跌至百分之十六,二○○八年回升至百分之三十九,現在當然不止此數;這種變化,主因並非氣溫地理環境及人口的變異而在「管治」之變,非常明顯,近來亞洲經濟力驟增,是中國行開放政策有以致之!

羅馬因創「新成長理論」揚名象牙塔,可是,卻於二○○一年突然向史丹福請長假全力以赴創辦軟件公司Aplia,他堅信教科書遲早從印刷過渡至電子,而在這種衍變過程中,網上做功課問疑難必將在學生間流行,他的公司提供的便是這方面的服務;一如其預料,Aplia大受學生歡迎,至二○○七年四月他「賣盤」時,已與學生有超過二億次的交流!這家公司賣了多少錢,羅馬秘而不宣,大家只能從他說今後可以不必靠薪金便能過舒適生活上任意揣測!

無生意一身輕,不少企業及國際機構有意聘請他出任要職,如世界銀行便希望請他擔任首席經濟學家,為他一一回絕,不僅如此,他連史丹福虛位以待的終身教授職位亦辭掉(他不願佔着毛坑,說要讓機會給後輩),有人以為他會從此退休,優游林下,「等候斯德哥爾摩的電話」(得諾獎),哪知不然,他隨於二○○八年帶同三名助手,發起「特許城市運動」。

二、

「特設城市」的「靈感」來自香港,但低稅、法治、保護產權、尊重合約以至寬鬆(或備而少用)的政府規章條例的「原創」城市是十二世紀德國的盧貝克(Lubeck),當年德國王子獅子亨利(Henry the Lion)把從敵手(海盜盤據)奪回的海港盧貝克自由化,建立市集、成立教區、興建教堂,同時以種種優惠稅務為條件吸引俄羅斯、丹麥、挪威和瑞典商人投資(獅子亨利派出「招商團」前往這些國家游說招商),而管治盧貝克的市議會被賦予高度自治權,不數年盧貝克便成為波羅的海最重要的自由商港;上述各國紛設商行,她們的土特產均在此集散……。香港的情況和盧貝克有相通處,就像七八百年前盧貝克人民比德國其他地區以至其近鄰諸國較富裕一樣,香港在一九一三年至一九八○年間實質(撇除通脹因素)經濟增幅八倍,令香港人均收入比大陸人高十倍;羅馬指出鄧小平見而心動,開發特區,這些特區均經濟蓬勃,以至牽動全中國經濟欣欣向榮。

羅馬認為盧貝克和香港的成功例子,若能向貧困國家推廣,令其闢地建「特設城市」,有如「在剛果國內創建芝加哥」,必能刺激經濟繁榮,令全國受惠進而走出窮困;這種意念的確令人產生無限憧憬,他除了建議由對古巴來說「政治中立」的加拿大「遙控」(像過去英國政府遙控香港)古巴美國租借地關塔那摩灣(Gantanamo Bay;過去數年因美國囚禁恐怖分子而臭名昭著),還積極向地大物博的非洲窮國「推銷」;經過多次與有關官員磋商後,二○○八年羅馬獲馬達加斯加強人總統接見,在攜手創造財富的前提下,商談甚為投契,雙方甚且已進入商討簽約階段,哪知該國突然發生政變,「革命軍」指總統勾結外商、出賣國家利益,義正詞嚴、群眾愛國情緒高漲,不數月總統被攆落台,羅馬的計劃自然胎死腹中;該國較早前答應以九十九年期租給南韓大宇工業數百公頃土地(興建「大宇工業區」)的協議,當然亦就此「流產」!

「特設城市」的最大障礙是民主政制,因為任何簽署把國土租給外商的政府,都難逃在野黨或扛出愛國大旗的「叛軍」的攻擊,而當大眾的「愛國情緒」被撩撥起而反對這種對國家經濟有利的計劃時,計劃被取消已是最樂觀的結局。九十年代後期,斐濟政府決意把其紅木林交給一個英國非牟利機構管理,以收有效率經營之效,哪知反對派群起而攻之,指「斐濟屬於斐濟人」(Fiji for the Fijians),結果不問可知。羅馬的設想其實可行,而且與社會變遷趨勢配合,以目前的經濟發展勢頭,在未來二三十年,各國從農村遷徙到城市的人口估計在三十億左右,這等於有大量農地荒廢空置,「特設城市」正是把之好好利用的設想,可惜「愛國主義」令此設想極難以至無法在多黨制民主國家貫徹。

中國以香港為鏡開闢了若干經濟特區,其能成功,根本元素在沒有在野黨以至鄧小平南巡後黨內沒有反對派,這意味掃除政治障礙,管他外資內資,能夠搞起經濟發掘人民潛在生產力進而使人人受惠的制度便是對國家有利的好制度。換句話說,惟獨裁專權政府如中國才能順利建立經濟特區—這是何以稱為政治不正確的脫貧指南的原因。

不過,特權政府雖有利建立經濟特區,但特區具雛形之後,應該實行「半特權半民主」(between pure democracy and pure authoritarian)的管治,才能使之走上成功的康莊大道,因為「特區」或「特設城市」必須有一套有別於專權獨裁的法規,才能誘發「士農工商」的工作潛質進而創造財富,對理性開明的獨裁者來說,這也許會令他們反思其專制確有修正改良之必要!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