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5月20日 星期四

內房股「抗寒」能力大比拚

2010年5月20日





信報研究部

中央調控樓市的政策手起刀落,勢要令過熱的樓市冷卻下來。長遠而言,調控措施無疑對內地房產市場往後發展帶來正面積極作用,且經過是次汰弱留強後,內地房產企業將可望有更佳的發展空間。今期研究部利用不同的指標,比拚一下在芸芸內地房企中*,那些面對目前中央調控冷流有較強抵禦能力。




近日從多項渠道均可發現,內地樓市在中央的調控陰霾下大吹冷風,成交量大幅萎縮。儘管內地樓價至今仍未出現顯著的回落【圖1】,中央對房地產調控的決心路人皆見。據悉,短期內發改委甚至擬加大調控樓市的力度,看來樓價出現較顯著的回落,只是時間問題。





放大圖片




事實上,近日已有不少證券行先後預測內地樓價調整的幅度(5%至逾兩成)。當然,內地樓價最終會下跌多少,還須拭目以待。不過,正如上周的分析,內地樓市看似不會步入如日本房地產泡沫爆破後的「失落二十年」,畢竟中國人民的供樓負擔比率未致於當年日本人民般高,加上人口結構及城鎮化等對樓市帶來實質的支持,所以預計復元的時間將較快。

五項評價指標

話雖如此,在目前中央嚴厲打壓樓價的大環境下,內地房地產板塊勢將首當其衝,受到一定程度的衝擊是可以預見。事實上,多間內房股股價已於去年第四季率先回落,跌幅普遍較上證及國指更甚【圖2】。





放大圖片




在芸芸內房股中,那些會在目前打壓的冷流下有較強抵禦(存活)能力,並且在調整過後得到更大的發展空間?研究部利用五項指標,分別為Altman's Z-score、分析員平均評分**、槓桿比率(Gearing,總負債除以股東權益資本)、現股價偏離50天線百分比,以及過去三年平均股東權益回報率(ROE),把內地其中二十四間房產企業作一比拚。

要把內房股作一比較,可選擇的指標眾多,以上只是其中五項。選擇它們,主要是企業要有抵禦目前中央調控冷風的能力,能夠存活下來是重要的先決條件;故五項指標中,加入Altman's Z-score及企業槓桿比率(愈低愈佳),便可較有效評估這方面的風險。

此外,市場股價的表現,包括現股價偏離50天線百分比及分析員對其平均評分,可反映市場(分析員)對其股價的看法,以及股價是否有買盤支持(或較少沽盤)的情況;值得留意的是,股價抗跌力強(或跌幅較少),某程度可顯示它在同一板塊內屬於相對強勢股。最後,過去三年平均股東權益回報率,則可較有效反映企業的盈利能力。

在作進一步比拚前,讓我們先就Altman's Z-score的指標,作簡單的補充說明。

Altman's Z-score是用作預測企業倒閉的風險。這是由金融經濟學家兼紐約大學教授Edward Altman於1968年創立,主要是用作診斷企業健康狀況,是一個頗為有效的工具去預測企業於兩年內出現倒閉風險的機會率;根據研究,Altman's Z-score預測倒閉的可靠程度高達72%至80%。

Altman's Z-score分析倒閉

Altman's Z-score的模型是一個多項變數的程式,並且可以劃分為上市公司及非上市公司計算方法,以下是有關上市企業計算方法:

Altman's Z-Score = 1.2 x〔營運資金(Working Capital)/ 有形資產(Tangible Assets)〕+ 1.4 x〔保留盈利(Retained Earnings)/ 有形資產(Tangible Assets)〕+ 3.3 x〔稅前息前盈利(EBIT)/ 有形資產(Tangible Assets)〕+ 0.6 x〔按市場價值計量的股票(Market Value of Equity)/ 總負債(Total Liabilities)〕+0.999 x〔銷售(Sales)/ 有形資產(Tangible Assets)〕。

簡而言之,Z-score數值愈大,代表出現倒閉的機會率愈低。更精確而言,當數值等於或高於3時,企業於未來兩年出現倒閉的機會不大;數值低於1.81時,出現倒閉的機會存在。至於Z-Score 介乎1.81至2.99代表倒閉的機會率未能確定。

部分內地房產企業的五項指標迄今的讀數,請參閱附表。必須留意的是,Altman's Z-score一欄中,紅色代表Z-score分數低於1.81。此外,值得一提的是,在二十四間內房股中,沒有一間內房股的Z-score讀數是高於3***,這背後究竟有何玄機?是否反映內房股投資上過於冒進,或是有其他原因?研究部日後或另文再作討論。

另外,附表內綠色方塊代表評分/比率「最佳」首30%的企業(最佳並不一定代表數值愈大,例如槓桿比率的數值愈低代表愈佳)。

若然按這五項指標,最佳評分或比率的企業,在該項指標可獲得24分,最差的獲得1分(即綠色面積愈大代表有較高總評分,排名愈高代表愈佳),那麼最高評分的五間企業分別是寶龍地產(1238)、明發集團(846)、SOHO中國(410)、中國海外發展(688)及雅居樂地產(3383)。

客觀環境變 結果或有差別

總括而言,研究部利用以上五項指標,比拚一下在內地樓市回調的大環境下,在眾多內地房產企業中,那些「相對地」有較佳的防禦能力。當然,這五項指標未必是最佳比拚的標準,但相信這也可粗略地反映目前概括的情況。此外,值得留意的是, 以上指標是根據迄今的數據所作的比對,往後隨着客觀環境的轉變,相關的比對結果或有所差別。

分析員:呂梓毅

*由於內地房產企業的數目頗多,內文的討論主要集中在市值較大的二十四間企業。

**分析員平均評分,是根據不同分析員對其股價的投資建議,買入有5分、持有有3分及沽出有1分的準則,計算出其平均分數(評分旁側的括弧數字,代表分析員總數;資料來源自彭博)。

***目前本港地產股長實(001)、新地(016)和信置(083)Altman's Z-score分別為4.26、3.38及3.13。





放大圖片





放大圖片





放大圖片





放大圖片





放大圖片





放大圖片



read more...

購買天堂變騙子都市 誠信破產因管得太遲

2010年5月20日

獨眼新聞

紀曉風





放大圖片




購物點林立的香港,過去一直被喻為「購物天堂」,但原來天堂與地獄間,根本沒有不可逾越的鴻溝,當「以騙養騙」的風氣在社會蔓延,「天堂」即會淪為「地獄」,仿如但丁《神曲》中「Inferno篇(英譯為Hell,即地獄)」之隱喻:描寫的正是現實的實際情況。

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局長劉吳惠蘭昨日在立法會透露,當局正加緊檢討《商品說明條例》,以打擊不良營商手法,全因今天「欺騙式」的做生意方式已「遍地開花」。環顧四周,由地產、電訊至美容消閑,又或從企業、財團至政黨政府,都被認為誠信瀕臨破產,政府今次願意收緊法例,算是走出正確第一步,怕只怕一如其他措施,往後不再提就當完事。

誠信是社會的核心價值,政府也深明「信」字的重要,也可能自知自己誠信所餘無幾,故在新推出的政改方案電視宣傳片,都以「信任,讓夢想成真」為主題,以母女溫情故事來鼓勵經常被騙的港人,今次真係要「信你老母」;然而,潛台詞卻更似是「信一成都死」!




始作俑者:地產發展商

遲到永遠好過無到,關注消費的團體和立法會議員一直都希望,當局可以加強規管高壓式及餌誘式等不良銷售手法,如今政府願意加緊檢討法例,老紀認為,算是踏出正確又令人期待的一步。

在香港生活消費,幾乎人人都曾有過近乎「被呃」的經歷。老紀先說最近期,兩家行業內甚有名氣的瑜珈中心Yoga Yoga和Planet Yoga,竟在短期內相繼倒閉,令一眾手持大量套票和長期會籍的會員,一下子「着數」變廢紙而欲哭無淚。涉及其他行業的不良銷售手法,同樣多不勝數,例如電訊及電視服務,有線電視過去就曾被消費者投訴,指中止合約難如登天,更會被公司自動安排續約,要無辜地付額外金錢;又或有操守欠佳的前線sales,以不同藉口來哄騙客人簽約。

種種不良手法,最終令企業自食其果,就算有線電視成功奪得了南非世界盃及下季英超之獨家播映權,網上討論區隨處可見曾「中過招」的球迷,呼籲大家三思才「加盟」,更寧願走到茶餐廳睇波消費(因為計埋可能比簽約更划算)。

香港今天淪為「騙子都市」,始作俑者非地產發展商莫屬,因為連大型地產商,都被連環揭發有造假之嫌,包括透過天價交易以抬高呎價,完全與現樓不符的示範單位,以及不同形式的縮水樓,難不成真如歌神許冠傑的經典金曲《半斤八兩》所唱:「邊有半斤八兩咁理想」,付出與得到的完全不相稱?似乎商人一直引以為傲的「童叟無欺」道德高地,原來早已成了荒土。

事實上,商務及經濟發展局發出的文件亦承認,目前規管商品銷售的《商品說明條例》中,只涵蓋「商品」而沒有包括「服務」是規管不足,建議增加多項新罪行,包括在銷售服務時,如果以誤導遺漏的手法便屬犯法,另外亦就威嚇手法、餌誘式銷售等立法,以加強保護消費者。

無牙老虎:消費者委員會

根據消委會的資料,該會收到有關商品及服務銷售手法的投訴中,以電訊、美容、纖體健身類等最多,而在過去十多年,涉及這些投訴亦屢見不鮮,可見消費者和商戶之間的資訊極不平等,造就極大的欺騙空間。

其實,《商品說明條例》早已過時,因為香港這個購物天堂,已由銷售貨品轉型至銷售服務,各式各樣的服務層出不窮,然而法例卻遠遠落後,實在令人非常費解。

此外,當局亦建議規管預繳式收費,即把「先收了錢卻沒有意圖或能力提供產品」訂為新罪行,雖然要證明商戶「沒有意圖」並不容易,當中舉證亦存在一定困難,但因受害者為數眾多,當局實需要探討如何增加對消費者的保障。

誠信不能當飯食,遑論可量化如何增加國民生產總值,但誠信絕對是社會發展的核心價值,連政府也深明「信」字的重要,日前「首映」的政改方案電視宣傳片,都要以「信任,讓夢想成真」為主題,以母女間的溫情故事,來鼓勵經常被騙的港人,要去信自己的「母親」,可見連政府都隱然明白,自己誠信可能所餘無幾(只是環顧全球,焉有政府宣傳人民信自己之理?而觀乎宣傳片在YouTube上被「變相公投」的成績,98%投票人士都表示不喜歡,老紀可斷言有關宣傳絕對失敗)。

香港社會過去誠信欠奉的日子,應已數到昔日貪污猖獗時,當年「香港勝在有ICAC」,到了今天誠信欠奉的社會再臨,可惜消費者委員會只能當隻「無牙老虎」,市民除了靠未知何時才通過的新法例外,再要擁有的,應是一雙更雪亮的雙眼。





放大圖片




政改風雲之「煲呔仝人愛落區」

新人事,果然有新作風。走馬上任半年多的新聞處處長黃偉綸昨天一展「曾式強政勵治」,自編自導一齣《三英鱔十報》,委派麾下三名助理處長串演名嘴,分別向合共十家報館宣布,即將發動一場「特區政府成立以來最大的群眾運動」,是為「新社區運動」,其中最受注目的自選動作,是曾班子三十五名問責官員落區派傳單,近距離向市民解釋政改方案,可算是民建聯《十八仝人愛落區》的姊妹篇,正是《煲呔仝人愛落區》也!

特區政府盛大公演《煲呔仝人愛落區》,對煲呔來說,自是「養兵千日,用在一朝」;而對三十四個仝人(尤其是對「俞美人」俞宗怡、「雪糕仔」黃仁龍等「清流」)來說,則是「出得嚟行,預咗要還」(好話唔好聽,從前是「一齊唔做嘢」,現在是「一齊要做嘢」)。

如此看來,煲呔要三十四個仝人跟他一起合唱貓王金曲《It's now or never》(一係即刻,一係永不),藉此突顯「破釜沉舟、盡地一煲」的豪情甚至豪賭。

而煲呔之所以會賭得這麼豪,直頭「晒冷」,自是勝券在握,皆因一旦政改方案遭否決,煲呔「玩舖勁」的結果,輕則提早變跛腳鴨,重則忽然腳痛。

必須指出,煲呔選擇此時此刻發動總攻擊,時機可謂把握得快狠準。一來「五區公投」投票率出奇偏低,二來民主黨從未如此須要尋找新定位,三來樓市問題起碼在未來一季還是市民最關心的課題,此時不推政改,尚待何時?此之謂「It's now or never」也!

當然,深層次分析還在於,煲呔相信05年的政改方案,市民是支持的,他只是敗於泛民的「綑綁效應」而已。五年下來,他依然相信市民支持,而「綑綁效應」已經隨風而逝,只要能夠把民意支持度維持在六成,以至提升到七成,興許不難建奇功,到時即可提早宣布「當選」政協副主席矣(順便一提,《煲呔仝人愛落區》由誰做副帥,是唐唐還是鬍鬚曾,甚或仁龍仔,絕對值得留意)。

不過,觀乎由政制及內地事務局策劃的政改廣告宣傳攻勢,則不幸地反映出「理念太混雜,論述欠solid」。以「信任,讓夢想成真」這條廣告片為例,撇開「被寵壞女兒變相逼迫忙到要死的母親為她趕製禮服」這條故事線不談,單看「信」這個主題,廣大市民看完整條片,都不知道要信什麼和信邊個?潛台詞當然是信「阿爺」及其「普選承諾」,但中央至今其實未有任何明確許諾,港人看到的只是煲呔、唐唐等人在不斷自說自話,也難怪有網民看過這條廣告片之後會說「信你老母」矣!

點講都好,只要免除到民建聯的「幫忙」,《煲呔仝人愛落區》應該會好看過《十八仝人愛落區》。




一萬二千個張堅庭





放大圖片




今日,且讓歲月這個神偷帶大家回到六十年代的香港,看看「表錯一日情」的張堅庭。

有一日,只有八、九歲的張堅庭忽然被一個叔叔叫了去拍照,說拍了照就有會有個「契爺」代他交學費,以至代他母親交醫藥費。當時,媽媽一個人帶着他和兩個姐姐,飯是豉油撈飯,書快將沒錢念下去,神經衰弱的媽媽甚至連病也不敢病,遑論人家說他的沙眼恐怕會致盲。

這個提供「契爺」的組織叫「培幼會」,一直幫張堅庭交學費、醫藥費,以至找醫生診治張媽媽的神經衰弱。

1973年,香港經濟開始起飛,國際培幼會將資源轉移到南韓。而由1959年登陸香港,到1973年離開,十四年間,培幼會為接近一萬二千名港孩提供援助,改變了一萬二千個張堅庭的一生。

張堅庭說,大約是1976、77年,他還是浸會書院學生,在香港電台做兼職,有一次,有意無意翻閱桌上的《讀者文摘》,鬼使神差看到一篇關於培幼會的報道,邊看邊哭。那一刻,他決定要「尋找他鄉的故事」,四處打聽培幼會的聯絡方法及其「契爺」的下落。

如是者過了二十年,終於讓他找到,卻發現「契爺」原來是加拿大一個慈善基金,不免有點失落,但從此決意回饋培幼會(順便一提,另外一位培幼會受助者陳茂波〔立法會會計界功能組別議員〕則較為幸運,不但找到當年伸出援手的「契爺」,而且知道他是一名美國大兵,遲一點就會去Arizona探望他)。

去年9月,培幼會回歸香港、放眼大陸,張堅庭即時做了三名大陸窮小孩的「契爺」,12月還去到陝西探望其中一名「契仔」王健,希望可以讓他有路好好走。




喇沙自殺男女案發前曾長談

新界喇沙中學一對15歲男女同學昨日早上由上水天平村天喜樓34樓梯間墮下死亡,兩人同就讀新界喇沙中學,沒有留下遺書,警方認為案件無可疑。

據悉,兩名死者都是新移民,中一男生黃壹龍來港六、七年,來自破碎家庭;中二女生楊瀅來港兩年,有吸煙習慣。警方消息人士向老紀透露,天喜樓34樓梯間發現大量煙頭,相信是女死者生前留下,推測二人在自殺前可能傾談多時。

兩名死者曾於中一級時同班,後來黃壹龍一年前因為學業追不上而要留班,亦曾由社工跟進;楊瀅早前則因為家庭及適應問題要求助。校長古永康對事件深感悲痛,並表示在一兩日前曾與楊瀅見面,但察覺不到她和男死者有嚴重情緒問題或自殺念頭。對於兩人自殺是否有感情有關,校方表示沒有人提及,而兩人生前亦沒有公開表示,亦不揣測兩人關係。

老紀在網上搜索得知女死者在校內有積極參與課外活動,包括朗誦比賽及徵文比賽等,她去年曾參與「潔身自愛.自律自強」滅罪預防教育計劃的徵文創作比賽,無奈自己卻未能做到自愛。這一幕「You jump, I jump」,不禁令老紀看得心酸。




政府如何運用220億「意外之財」?

港鐵定於下月13日起加價,平均加幅2.05%,每年可多收2億元。市民當然不願加價,但24%小股東就好樂見,皆因上市十年來終於可以在票務上加價。

碰巧立法會昨日在大會上有一條議員提問,也是關於港鐵股息的。原來,作為大股東的政府,過去十年共收55億元多的現金股息,計及六億多股港鐵股份,便達220億元之多。

提出這條質詢的會計界議員陳茂波認為,股息絕對是「意外之財」,好應該用於協助弱勢社群上,例如殘疾人士等,為他們減輕票務開支,但政府過去五年花在提供各類交通工具的票務優惠上,只用了20多億元,十年約40多億元,比起220億元差得遠。官員則強調,港鐵的現金股息是政府一般收入的一部分,錢是落入庫房,政府會以其他方法提供交通津貼。

其實,港鐵的營運,很大程度靠政府提供土地資源,讓港鐵以物業發展收益發展鐵路網絡及補貼運輸業務。土地資源是市民共享的公眾資源,如果港鐵有錢賺,分得的股息也應視為公眾資源,落入庫房也是合理做法,如果補貼港鐵乘客,便會惹來沒有善用公帑的批評。所以港鐵股息便不應視為意外之財。

不過,陳茂波其實問出了一個核心問題,香港的公共運輸交通費相當高,政府是否應該在方面做多些?220億元的股息,能否撥出更多支援有需要的人?又或者,能否用於改善交通網絡,舉例說收購東隧和西隧令政府可更有效調節過海隧道收費?





放大圖片





放大圖片




■衞生署籲勿服「1纖瘦」減肥產品

衞生署呼籲市民切勿購買或服用名為「1纖瘦」的減肥產品,該產品被發現含有「西布曲明」及「酚酞」兩種未有標示的西藥成分,服後可能會引致嚴重的副作用。一名29歲女子因嘔吐和暈眩而到伊利沙伯醫院急症室求診,調查顯示,她是從一個內地網站購買產品,而該產品並非香港的註冊西藥,病人已出院。

■問題帶子或來自湛江汕頭一帶

署理食物及衞生局局長梁卓偉表示,當局昨日再收到一宗懷疑進食貝類海產後不適的報告,衞生防護中心正跟進事件。他稱由於業界並沒有保留有問題海產的單據,現階段要追尋源頭有一定困難,但據業界表示,有問題海產原產地相信來自內地湛江、汕頭、汕尾一帶。他補充說,會在本立法年度前,將《食物安全法》交立法會審議。

■少女熨布機夾死裁死於意外

18歲巴基斯坦裔少女李心兒去年在洗衣公司被捲入熨布機死亡,死因庭裁定是死於意外。裁判官陳碧橋稱,意外在去年7月發生,勞工處事後巡視全港的洗衣工場,發現大部分也沒有做足安全措施,故勸喻他們改善。陳碧橋認為勞工處發現這些情況,應該發出停工令,直至情況滿意為止。他同時接納死者姐姐的建議,認為勞工處應該為洗衣工場設立發牌機制,避免意外再發生。

■政府撥款研發混能小巴料省半燃料

環境局局長邱騰華表示,截至上月底全港有57輛電動車在路面行駛,包括34輛私家車。政府與中電現時在全港37個地點提供充電設施,本年中會再增加25個地點讓電動車免費充電。邱騰華又稱,當局鼓勵本港盡快引入商用電動車,會撥款予生產力促進局,與小巴營運商合作研發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系統,預料可節省一半的燃料,也能改善路邊廢氣的排放。

■警方設小組世界盃期間打擊非法賭波

為防止世界盃期間非法足球博彩個案可能增加,民政局局長曾德成表示,警方已成立特別小組,由有組織罪案及三合會調查科統籌。警方亦會密切留意網上賭博活動,會作網上巡邏,以及調查境內外的非法賭博網站。

■教院去年畢業生九成七畢業即獲聘

教育學院去年畢業的學生中,約有97%一畢業就獲聘,較前年輕微增加,但薪金較前年下跌近一成,平均月薪是17800元,主要原因是主修幼兒教育的學生人數顯著增加,其平均月薪相對其他教職較低。

■行會批大老山隧道聖誕日起加價

行政會議通過大老山隧道加價申請,除公共小巴收費不變,其餘車種劃一加1元,空載的士由午夜至早上6時,有1元折扣優惠。新收費由12元至32元不等,將於本年12月25日起實施。



read more...

經紀發財客戶輸錢 歐羅大貶中國頭痛

一、



道瓊斯指數突然轉勢急挫之際,華爾街喜訊頻傳,指的當然不是股市大升,而是「大行」管理層今年可能再度豐收;周二消息傳出,第一季數大銀行的「炒賣」(trading)成績甚佳,花旗、美銀、JP摩根及高盛竟然錄得「每個交易日都有進賬」的輝煌業績,和去年「每五個交易日有一天虧本」比較,今年勝舊年,十分顯然。



和所有商業機構一樣,投資銀行的花紅與公司盈利掛鈎,在「金融海嘯」初起的二○○八年,據紐約州審計處的統計,華爾街從業員分享的花紅為四百二十六億(美元.下同);去年金融市場風高浪急,金融業看似風雨飄搖、風聲鶴唳,財政部為挽狂瀾,注資以千億計,但是年華爾街從業員分享的花紅卻高達五百五十億,看來今年將破此紀錄。這三二年來華爾街雖「臭名遠播」,投資銀行家如過街老鼠,但美國名校尤其是哈佛高材生仍千方百計進入投資銀行工作,其原因真是「一字咁淺」,皆因華爾街「年底花紅」極為可觀之故;美國學生大都向錢看,華爾街遂成為最佳出處,最近與大名家西蒙.莊遜合寫《十三個銀行家》(《13 Bankers》)的占士.郭(James Kwak,此書出版後,筆者電郵問他可有中文名,回郵說他是南韓人),五月五日便在其網站(The Baseline Scenario)分析這種現象,開篇便說長春藤大學學生見錢眼開(it is all about the money)!



華爾街炒業大旺,然而,所旺者僅是金融機構本身,它們的客戶,以今年第一季為例,則虧損不菲,彭博昨天的特稿指出,期內高盛的推介「九有七錯」,這便是中環人所說的「山埃貼士」,按照其「貼士」買波蘭貨幣(zloty)空日圓者,損失幅度達百分之十四、購入在香港上市的中國股票者輸百分之九點四、買英鎊空紐元者則蝕百分之九點八……。今年初不少「大行」極力向香港客戶推薦空英鎊持歐羅,「依計」行事者虧損當在二成左右!



客戶輸錢,為他們「服務」的投資銀行則大賺,原因有二。第一當然是它們替客戶買賣的佣金手續費可觀(每次都有收益,因此頻頻買賣)。第二則是所謂「坐盤」交易,即公司以本身的資金在市場炒賣,這種做法當局現在正檢討,以它們的宗旨在「服務客戶」而非「自肥」(這是發牌條件之一);不過,令投資銀行成為眾矢之的的是,它們經常與客戶對賭,由於客戶的資料盡在其掌握中,它們大殺三方,不在話下。



根據「大行」的「推介」買賣虧本,以市場變幻莫測,「投資顧問是人不是神仙」,不足為奇,但以美國為例,從去年開始,已有不少投資者認為他們的損失是被誤導所引致,而希臘政府所以陷入不能自拔的財政黑洞,如今痛定思痛,亦懷疑被投資顧問誤導,投資銀行為做成交易當客戶為羊牯,並不罕見,在牛市時客戶可從其他途徑獲利,便不為已甚;於熊市中輸得甚慘,若覺受愚,在「流氓律師」多如牛毛主動招徠生意的美國,興訟便成常事。



投資銀行為了推銷所包銷的投資工具,許多時特別是市況疲弱時,便會花樣百出、又哄又騙,勸客戶購進,結果當然盈虧皆有(視市況而定),惟於跌市時,客戶一發現被騙,告上法庭便屬家常便飯。記得八十年代末或九十年代初,當年炙手可熱中環可說無人不聞其名的大摩資深投資策略家畢格斯(B. Biggs),為了推銷俄羅斯(或蘇聯)債券,對客戶佯稱他自己亦傾囊購進;結果該債券價格大跌,焦頭爛額的客戶一查,原來畢格斯並沒購入……。這場官司後以「庭外和解」由大摩賠款了事。



客戶蝕錢公司財源廣進,是金融界的常態!二十世紀三十年代那本薄薄的「經典」《客戶的遊艇何在?》(F. Schwed:《Where are the Customers' Yachts?》),寫的便是這種情況。



二、



不少香港投資者在歐羅上傷亡枕藉,相信中國政府亦然。眾所周知,最近一二年,北京錢多膽子壯,老是公開表明擔心其所持美元儲備(至今已達二萬四千億)的購買力因美滙江河日下而「縮水」,除出「口術」要老美「管好」其貨幣之外,同時有計劃有步驟地減少美元比重,改而增持歐羅(日圓英鎊皆不足取)。本來這種轉換「值得鼓勵」,以過去一段不短時間,外滙市場上眾口一詞,看淡美元看好歐羅;可惜人算不如天算,希臘財危爆發,禍延歐羅,中國為此也許會招致一定損失。



歐羅幣值四腳朝天,還改變了貿易「生態」。非常明顯,中國對歐盟的出口將因此大受打擊,過去四個月,人民幣兌歐羅升了約百分之十五,其對歐盟輸出價格上升(即使幅度不及滙價),由於競爭劇烈、邊際利潤率因成本上漲而下降,肯定不利中國出口業。在這種窘迫的情形下,美國正引頸以待人民幣升值,而北京亦已為升值做好準備(見五月十二日本欄),如今形勢驟變,人民幣升值會否押後另議?大家只能翹首以待。數天前,世銀副行長兼首席經濟學家林毅夫指出人民幣升值只會加深美國通脹而無助其改善對華貿易逆差,筆者雖未讀林教授發言原文,但從外電報道所理解,林氏大概是認為中國輸美的主要為非耐用物品的日常必需品,由於價格極具競爭性,人民幣升值出口價相應提高後,美國人比較之下仍得買已加價的中國貨。這即是說,人民幣升值因而不利美國民生經濟(物價貴了購買量不變,價格推動的通脹如影隨形而至)。這種剖析當然有道理,但美國當前的「國策」是要在二○一五年達致出口倍增的標的,人民幣兌美元升值,等於輸華美貨價格較廉,因此有促銷作用。不過,由於歐羅滙價大挫,即使跌勢中止而在現水平徘徊,已足以使美貨輸歐大受挫折(歐洲人購買力下降買不起美國貨),在這種情形下,美國只能厚望中國大購美貨了,若不如此,美國出口大增目標怎能達致……。奧巴馬要增出口,目的在減低失業率,這關係到美國政情,如果他誇下促進出口提高就業的諾言無法兌現,民主黨在下屆大選中便「雄風不再」。



綜上所述,滙價形勢大變,美國對中國市場倚賴愈深,中國購進美國貨物多寡,可說左右奧巴馬的政治前途。中國能否把握這種形勢,在下周一(五月二十四日)召開的「中美戰略及經濟對話」(S&ED)會議上,就有關滙價及貿易議題上迫使美國讓步!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