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7月6日 星期二

長波理論再探

2010年7月6日

信報研究部







經濟學家凱恩斯(John M. Keynes)名言:長期而言,我們皆一命嗚呼(In the long run, we're all dead);話雖如此,一國政府卻不能沒有長遠的經濟政策,為可能出現的經濟轉變未雨綢繆。但經濟前景可以預測嗎?早在上世紀20年代一位前蘇聯學者已創出經濟變化是有規率地約50年為一個周期重複進展的長波理論。


長波理論(Long Wave Theory)是前蘇聯學者Nikolai Dmitriyevich Kondratieff(1892-1938)於1925年所創,但西方直到1930年代初才由翻譯成英文的《大經濟周期》(The Major Economic Cycles)及Kondratieff其他著作認識到長波理論。Kondratieff提出,經濟趨勢循着大約50年一個周期重複膨脹發展,周期前半段約25年經濟持續擴張(Expansion或Improvement)而至頂峰(Peak或Acceleration),其後25年經濟下滑(Decline或Recession)至谷底(Trough或Depression),有人因而將春夏秋冬套入長波周期,但周期的起始和終結卻並不統一,其中有以1920年代(秋);1929-1949(冬);1949-1965(春);1965-1981(夏);1981-2000(秋);2000-(冬)來劃分。「創造性破壞」(Creative Destruction)理論創始人經濟大師熊彼得(Joseph A. Schumpeter,1883-1950)將長波名為Kondratieff Wave(K-Wave)。

Kondratieff指出,波浪周期各階段起伏不但影響例如失業率等的經濟結構,而經濟狀況變化又會導致國際關係緊張;有學者更直指在資本主義體系,戰爭頻率與長波密切相關。然而,Kondratieff將經濟、政治、民心等融為一體、微觀結構(microstructure)促成宏觀行為(macrobehavior)的理論,初時並未得到西方學術界廣泛認同,甚至在蘇聯也不為當局採納,Kondratieff更因為反對蘇共領袖斯大林的農業集體化(collectivization of agriculture),1930年被誣參加一個不存在的黨派而判囚Gulag勞改營八年;在斯大林的授意下,1938年重新量刑被處決。

商業周期確認長波理論成立

到了1970年代,人們注意到長波理論不但符合解釋1930年代大蕭條的出現,並有如目睹般描畫華爾街崩潰之前的經濟百態,根據長波周期,美國1920年代的高通脹「果然」在1970年代重現,以至經濟由盛轉衰,長波理論由此再次成為熱門話題。取材自Kondratieff的長波理論,美國麻省理工(MIT)教授John D. Sterman於1975年領導的研究小組設計名為System Dynamics National Model(NM)的電腦模擬系統,分析美國經濟長期發展過程,就經濟長波理論作出更豐富的論證,為政府制訂財經政策提供參考,並於1985年發表了「經濟長波:理論和證據」(The Economic Long Wave : Theory and Evidence)工作報告。

Sterman指出,NM揉合了經濟實體結構(庫存和資本投資、貨物及人力流動)、個人和公司等微觀經濟層面、資訊不足及偏見造成的滯後商業決定等資料,透過模擬分析為長波的形成和運行給出基礎佐證。從1800-1984年的經濟增長(GNP)走勢可見【圖1】,GNP在1830至1840年間見底,第二次低潮是1870年代延至1890年代,然後是1930年代的大蕭條,相隔年期與van Duijn劃分的長波大致吻合;失業率和消費者物價指數【圖2、圖3】的年期區間變化更符合長波理論,不過,有一個「特殊因素」要補充,二戰後通脹急升,主導了物價走勢。另外,利率和物價是Kondratieff最倚重的長波論據,美國利率雖然跟隨物價由1950年代開始大幅抽高,但基本上亦以50年左右為升跌周期【圖4】。四項經濟環節的周期變化確認了長波理論成立。






放大圖片





放大圖片





放大圖片





放大圖片




長波的特色是連續的經濟過度擴張(overexpansion)和崩塌而衍生一個接一個波浪,尤其是資本產出環節,而過度擴張指的是廠房、生產設備、廢舊更換存貨及備用產能等,但過度擴張在需求不足或經濟收縮時會有減產和裁員的後遺症。NM模擬GNP、失業率、CPI和利率四項基本經濟數據走勢反映商業周期也追隨長波理論,Sherman引用Thomas W. Mitchell的解釋商業過度擴張的成因:當零售商發覺貨品供不應求,他們會為準備下個季度需求而增加訂單,但製造商提高產能需要時間購置機器、原料和增聘人手,未必趕及訂單限期之前付運,只會承諾供應訂單80%貨品;零售商為保證有足夠存貨,加上對未來需求的樂觀預期,一般會向其他製造商訂購估計需求100%以上的貨品。Sherman指出,造成經濟過度擴張的庫存「寧濫毋缺」商業行為在榮景時非常普遍。

經濟起跌會影響需求,而製造商增加和減少投資產能的經濟決定滯後於需求雖然導致市場加劇波動,但NM模擬走勢顯示商品市場自我排序(self-ordering)最終也服膺長波周期,而自我排序正是構成長波理論其中一項主要因素。

實質利率與經濟興衰成反比

市場增加需求會推高商品價格從而刺激通脹,製造商提高產能投資則會令利率上升,但由於對產品的預期利潤增幅抵消借貸成本有餘,在經濟擴張期間實質利率反而下跌【表】;相反,與經濟擴張同步的是貨幣供應【圖5】,原因不言而喻,高利潤、高設備使用率(capacity utilization)以及低實質利率都助長借貸需求,直至接近長波頂峰,產能過剩壓抑了資本投資引發失業率上升、破產增加等經濟衰退現象。






放大圖片





放大圖片




Sherman報告強調,NM證實長波是資本投資、勞動力市場、實質利率、通脹、債務及消費等經濟元素互相影響及內生(endogenous)形成,除了人口增長之外,並不涉及其他外生(exogenous)因素,長波理論反而與技術創新及政府政治取態有關。待續。

長波理論.二之一

策劃 信報研究部

撰文 徐天任




Digg Google Bookmarks reddit Mixx StumbleUpon Technorati Yahoo! Buzz DesignFloat Delicious BlinkList Furl

0 意見: on "長波理論再探"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