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6月7日
余錦賢煲呔率問責團隊再起錨,第二次落區派傳單;總結了上次經驗,「第二次起錨」的安排明顯有所改善,一是提前通知傳媒—雖然是即日通知,但總比上一次一概保密、到結束才曝光來得透明度要高一些;其次是問責官員態度較上次寬容、自然,唐唐更懂得以帶領高喊「起錨」對抗反對者的噓聲和抗議聲;三是即場和群眾對話「有問有答」,雖有火藥味,但未致如上次般牛頭不對馬嘴。
落區、走入群眾,才知道什麼是民意,才可以鍛鍊出和群眾打交道的方法;但最令人失望的,是煲呔在集會上竟然要拿着一張「貓紙」照稿宣讀—其實,在這些群眾集會上,講什麼內容都無關重要,帶頭的人主要是鼓動士氣、領喊口號,把群眾情緒不斷推向高峰,其實何需拿着一張「貓紙」?難道煲呔以為是在宣讀施政報告?或有重要消息公布?
事實上,這就是政治家/政客和公務員的分別,後者太過注重一板一眼、「言之有物」,殊不知政治集會情緒、氣氛蓋過內容、訊息;記得另一次煲呔照本宣科的例子,是新界發生嚴重車禍,煲呔到場視察遇上死者親屬跪地求助,苦主向煲呔哭訴時,只見煲呔很詳盡地說現在不小心駕駛政府會判罰什麼什麼,當其時也,不如跟苦主擁抱痛哭,還勝過「交待」香港有什麼法例對付不小心駕駛。同樣道理,昨天的集會,只要激起支持政改方案群眾的熱情,大叫口號,已經完成任務,還需什麼「貓紙」?
更令人奇怪的,是理應最了解群眾運動的曾德成局長,竟然說群眾抗議是少數人搞破壞,理應受到譴責,如此口脗,似大陸幹部多於香港局長。群眾抗爭、示威,在香港見怪不怪,把他們視為異類、搞破壞,又豈是真誠聽取群眾意見的表現?
看來煲呔要走入群眾,爭取支持,仍需繼續努力。
0 意見: on "煲呔「貓紙」不離身"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