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6月22日 星期二

衰退.裁員.創業

2010年6月22日

信報研究部








聯儲局主席貝南奇6月9日與美國Woodrow Wilson International Center for Scholars答問時表示,美國經濟將持續復蘇,但步伐不會太強勁,而失業率未來一段時間將維持在高水平。就業不足,經濟復蘇即欠缺動力,美國Ewing Marion Kauffman基金會去年已鼓勵私人創業,徹底改善高失業率。


美國第二大對沖基金Bridgewater Associates創辦人Ray Dalio去年6月分析,「這次經濟衰退的成因源於信貸膨脹也就是高槓桿造成債務危機……踏入去槓桿化經濟階段,信貸市場須由消費市場去「解凍」,要放心消費則必須要有穩定入息,而一份固定工作便是穩定收入的最佳保障……在目前的經濟環境,失業率反而變成領先指標。」而美國今年6月4日發表的數字顯示,5月份失業率由4月的9.9%下降至9.7%;但6月17日商務部公布,新申領失業救濟人數連跌三星期後,截至6月11日一周增加12,000人至472,000人的一個月以來最高,反映就業市場復蘇基礎仍未穩固。

經濟不景時創業

美國企業家兼慈善家Ewing Marion Kauffman(1916-1993)於1966年成立的Ewing Marion Kauffman Foundation非牟利基金會,宗旨是贊助青少年教育和推廣企業家精神,通過創業製造就業機會,促進經濟,發展至今已成為美國最大型的資助企業基金會,資產達20億美元。2008年9月雷曼兄弟破產觸發的金融海嘯,美國企業裁員、倒閉幾乎無日無之,失業率急速上升;2009年6月,Kauffman基金會的Dane Stangler(DS)在美國經濟一片愁雲慘霧之際,發表了傳承基金會精神的「經濟前景就在眼前」(The Economic Future Just Happened)的報告。

DS不諱言,美國面對着1981-82年經濟衰退甚至1930年代大蕭條以來最惡劣的境況,但經濟衰退和熊市雖然會即時令整體商業結構收縮,然而,據美國 Census Bureau普查數字,經濟不景對企業擴充(例如沃爾瑪增設分店或企業分拆)及公司創建(firm births)卻沒有顯著負面作用,1990-91年和2001-02年兩次衰退初期,新註冊公司數目雖然下跌,但不過幾年後創業數字已超越衰退之前【圖1】;公司擴充營業方面也出現類似走勢,1980、1981-82及1990-91年三次衰退令企業縮減規模,隨着經濟復蘇,新增公司數目亦勝從前,2001年經濟衰退期間甚至有企業逆市擴充。

DS從《財富》500(Fortune 500,收錄美國最大型企業)企業的成立日期和國家經濟研究局(National Bureau of Economic Research,NBER)為經濟周期定義的資料發現,名列2009年《財富》500的其中256家企業,都是1929年後的經濟衰退期間成立,百分率逾52%(由於500家企其中12家的成立日期未能確定,DS以488家企業為計算基礎);根據NBER可追溯再早期資料更顯示,有兩家名列《財富》500的企業在1837年(當年聯邦政府銀行發牌制度寬鬆,大量質素不及格的銀行湧現,其後導致金融大恐慌)創辦。






放大圖片




發揮企業家精神

至於Inc.月刊每年公布的Inc.500(收錄美國增長最快的企業)則顯示,在1985年提供創辦日期的372家企業,26%在衰退期間創立,在熊市開業的有41%;至於2008年Inc.500所有企業都公布創業日子,在經濟衰退和熊市註冊的企業分別佔17%和31%。換言之,美國超過半數最大型企業以及接近五成增長最快的企業在經濟不景時誕生,即使加上1920-1950年代發生大蕭條和第二次世界大戰等特殊因素以致開業公司急跌【圖2】,也不影響經濟不景的平均創業數字。





放大圖片




DS又將1977-2005年擴充公司與《財富》創業公司的數據並列【圖3】,但找不出兩者有何直接關係,即是說創業成功並不保證公司會順利壯大繼而躋身《財富》500,或者某個年份開業特別「吉利」,畢竟,一間公司能否長期經營仍須接受經濟環境轉變的考驗;DS以五年為期繪製新公司的存活曲線【圖4】發現,新公司成立後首兩年的淘汰率最高,若能安然度過平均兩年的經濟衰退期,公司可望平穩發展。就連《財富》500的歷史也是一頁頁逆市奮鬥成功的故事,雖然名列《財富》500的企業都具一定規模,但美國每個經濟盛衰周期都風高浪急,2009年《財富》500排第194位、1930年創辦的FirstEnergy由7間不同公司合併而成,第365位的MeadWestvaco今天的「相貌」與其1846年註冊時也已改頭換面,顯見大型企業亦須因應經濟環境與時並進發揮企業家精神轉型。





放大圖片






放大圖片




1960和1980年代是美國經濟企業家精神復興的兩個年代,2009年《財富》500不少公司都是上述年代經濟衰退期間成立【圖5】,犖犖大者有Quest Diagnostics(1967)、Intel(1968)、Advanced Micro Devices(1969)、Charles Schwab(1971)、Microsoft(1975)、Home Depot(1978)、Micron Technology(1978);新生商企有Amgen(1980)、Dell(1984)、Cisco(1984)、Staples(1986)以及革新企業Valero Energy(1980)、Verizon(1983)、Capital One(1988) Express Scripts(1986)等。





放大圖片




吸納人才為己用

事實上,圖5顯示《財富》500超過半數公司都在經濟衰退或熊市期間開業;而Inc.500名單公司平均「年齡」只是6到7歲,則顯示不少在2001年左右成立的「少壯公司」以四位數字的驚人速度增長,由此可以推論精明企業家不會被經濟不景嚇倒,反而利用市場競爭較弱時乘機大展鴻圖,吸納因經濟收縮而遭裁員的人才為己用。

DS因此指出,儘管新公司的命運難以逆料,但個人創業或企業擴張對整體經濟最積極的作用是創造職位【圖6】;其次,初時毫不起眼但具創意的小公司,日後可能引領經濟轉型或者成為舉足輕重的巨企,就如2008年以來新成立的幾十萬間公司,很多會失敗告終,但難保其中少數在2020或2030年名登《財富》500,或者短短幾年即列入Inc.500。





放大圖片





DS總結指出,經濟衰退無疑令人神傷,企業大幅裁員往往成為頭條新聞,沒有人會注意數十間只得三幾個職員的小公司悄悄地誕生,然而,每一代新經濟的建立都少不得這種面對逆境自力更生的企業家精神。

策劃 信報研究部

撰文 徐天任



read more...

拆解曾蔭權驚天部署 破譯民主黨方案真義

2010年6月22日

獨眼新聞

紀曉風





放大圖片




「如果公民數目增加的結果,係來自於擁有充分公民權的成年人的比例的增加──例如透過投票權的擴大──那麼,這種擴大對政治平等是有利的。」

~羅拔道爾(Robert A. Dahl)《論政治平等》(On Political Equality)

老紀之所以丟書包,引述當代政治學大師羅拔道爾在2006年九十一歲高齡時所寫的作品之名言,是想大家坐低飲杯茶食個包慢慢傾清楚一個基本面向,那就是根據這個原則,民主黨的區議會改良方案的而且確貨真價實地擴大了投票權,對政治平等顯然是有利的。這一點,相信連「香港民主之父」李柱銘也不會有異議,而最最最主要的爭論,其實在於此舉會令功能組別千秋萬世,還是會為全面普選加瓦添磚?

可以說的是,改良方案儼如「死而復生」的寧馨兒,最遲上周一已由中聯辦宣傳文體部部長郝鐵川宣布「胎死腹中」,但經曾蔭權領銜主演「驚天四十八小時」,並隨着基本法委員會副主任梁愛詩真人表演「打倒昨日之我」之後,而愈來愈似可以順利「呱呱落地」。

下一站:本地立法

先此聲明,即使是後現代福爾摩斯,都不能推演到改良方案的終站是「功能組別靖國神社」或「全面普選大雄寶殿」。那與其說是邏輯推演,毋寧說是政治懸念。而政治懸念實是意識形態的衍生工具,而一講到意識形態,認真探討恐怕行人止步。

反而「一人兩票」這個最新上市關鍵詞,實屬未來最值得追捧的話語權。經過年年講、月月講、日日講「一人兩票」之後,現存「一人三票」以至「一人十三票」的政治特權將會成為「究極之罪」。再推深下去,由於確立了以個人為投票單位,公司票的存在意義就只會進一步受到質疑。

當然,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其實未過萬重山。懂得做deal的中環英雄一看即知,這一個deal基本上是特區政府與民主黨之間的deal,雖然中聯辦「樂觀其成」,但特區政府與建制派的deal,恐怕還要在本地立法時才能見真章。而這也間接證明到,為何區議會提名門檻問題要按下不表,以至為何說曾蔭權經歷過「驚天四十八小時」了。

把握關鍵四十八小時

曾蔭權是攝影發燒友,自然明白法國攝影大師布列松(Henri Cartier-Bresson)所講的「決定性瞬間」(The Decisive Moment)之真義,那就是:「按下快門的那一瞬,便是攝影師所創作的,哦……是的,就是那一瞬!一旦你錯過,它將不復存在!」

是為「快門機會」!

而曾蔭權的「快門機會」,信是把握上周一「郝鐵川三無講話」之後的四十八小時,讓民主黨的區議會改良方案敗部復活。

上周一下午,中聯辦宣傳文體部部長郝鐵川公開批評改良方案是「三無方案」(無先例、無法律依據及無必要的方案),變相宣布其死刑。當時,全香港都以為,政改方案必遭否決。

據了解,是時也,負責香港事務的國家副主席習近平正在外訪,曾蔭權遂向北京最高領導痛陳利害。上周三,端午節,距離郝鐵川發放改良方案「死訊」差不多四十八小時,但見曾蔭權在龍舟競渡司令台上異常亢奮地振臂高呼「起錨」,不知者以為「亢龍有悔」,卻其實源於改良方案得到初步認許。

曾蔭權更曾認真考慮在翌日的「余曾電視辯論」上提出(這方面就連余若薇暨公民黨也估計他會有重要消息公布),但翻來覆去仍想不透如何可以恰當地表達,深恐拿捏不準反會壞事(結果應了「莫非定律」〔Murphy's Law〕,要壞的事果然會壞事:由於「愛在心裏口難開」,令到在電視辯論上本來已經「唔啱班」的曾蔭權冇準過咸豐年代老爺大笨鐘)。

及至上周四午後,隨着梁愛詩表態支持改良方案,認為沒有違反《基本法》及人大常委會的決定,改良方案既符合憲制框架,更能拿到四十票,可謂已經寫在牆上,而曾蔭權在電視辯論時亦都有提出,可惜期期艾艾詞不達意,平白喪失反擊良機(事實上,他在其後的記者會上回復常態,即能有力地強調,得到民主黨的九票,可能會輸去十票,實屬改良方案已獲中央祝福,尚待擺平建制派的最佳佐證)。

最後,屈指一算,撇除鄭家富,民主黨應有八票支持政改方案,加上馮檢基和李國麟的兩票,再加上建制派的三十六票,政改方案將會以四十六票贊成、十三票反對而獲得通過。

如是觀之,曾蔭權總算為香港民主化做了一點不算簡單的事,但歸根究柢,正如羅拔道爾於《論政治平等》所言:「有需要建立一種政治文化,使公民在處於衝突和危機之時,能支持其政治體制。」

路漫漫其修遠,同志仍須共勉。





老師與小學女生非法性交脫罪

油尖旺區名校油麻地天主教小學的前小學教師朱志華(三十九歲),五年前以補習為藉口,與當時十二歲剛小學畢業的女學生發展畸戀,教師去年中在高等法院被裁定十一項非法性交罪成,被判囚十年。不過朱志華不服判決,並提出上訴,上訴庭昨日頒下判詞,裁定上訴得直,已服刑一年多的朱志華獲撤銷控罪,並當庭釋放。

上訴庭的判詞中,雖然駁回朱志華代表律師提出的大部分上訴理據,包括法庭接納當時已十七歲的事主以錄影會面作主問證供,及法庭拒絕刪除部分與控罪無關的錄影記錄等。不過,當中兩個上訴理由獲得上訴庭接納,上訴庭指事主的證供中,曾表示過往與朱志華發生近三百次性行為,但控罪卻沒有提及,而原審法官引導時,亦沒有向陪審團清楚交代如何處理這些證供;而且上訴庭亦認為,原審法官引導陪審團時,過分強調被告證供的弱點,存在不客觀的情況,對被告構成不公平,故判朱志華上訴得直。

陸羽大狀就此嘗試向老紀解釋,上訴庭除了考慮案件的實情,亦會以技術上的法律觀點作為審判的理據,如果只考慮事實,一般案件亦難以在上訴庭上訴得直。他指出,法官作為審訊的公正人,理應確保過程客觀公平,不過案件中原訟庭法官犯上技術上錯誤,只強調被告證供的弱處,可能令陪審團有偏見,造成不公平的判決。陸羽大狀續稱,在審訊的過程中,法官只以控罪書內容作為法律理據,而其他在控罪書上未有提及的內容,一概不能視作判決的考慮因素:「控罪未有寫明朱志華與事主發生過的近三百次性行為,當事主提及到這三百次性行為時,法官應即時指導陪審團,解釋這些證供不能作為判決的理據,而原訟庭法官就明顯在這一點上犯錯。」

老紀覺得奇怪,為何判決書上一早不寫明這近三百次的性行為呢?陸羽大狀估計,警方在落案時,可能稍有輕視.貪方便未有將這三百次性行為記錄在案,認為入十一項罪已經足夠判被告十年八年,如今就成為被告上訴得直的最大理由。




列強表現差 「發洩帽」大賣

今屆世界盃乍現連場爆冷,一眾列強如英、意、德,在首兩場比賽皆表現失準,更陷出局邊緣。目睹擁護的國家隊表現不濟,自然令遠道而來的「粉絲」大失所望。勢估不到,這個負面情感,竟可成為商機。

南非足球城內除了獨有樂器vuvuzela和耳塞大賣外,近日出現一個新紀念品,那是一頂既可用來助威,更可用來發洩的特殊球迷帽。這頂被稱為「發洩帽」的東西,絕對原產於南非,名副其實是「山寨貨」,由當地一個54歲的油漆工人巴洛奇想出來的點子。他更憑這頂帽,走上了富貴之路。

原來,巴洛奇當油漆工人時,生活本來非常拮据,他本來的工作,包括為足球紀念品和建築工人安全帽加上油漆,但有天他突然閃出新念頭,把球隊旗幟繪在安全帽,後來再經過不斷嘗試,他再加工了產品,把安全帽切開,在上面塗上各支球隊花花綠綠的隊旗隊徽,還插上喇叭,當球隊輸球時,球迷們就可以把它摘下來扔到地下發洩。

這頂全人手製作的「發洩帽」,還可以按球迷需要度身訂造,故雖然盛惠港幣350元,依然大受球迷歡迎。由開幕至今,巴洛奇已生產了至少五千頂,眼見市場需求龐大,連可口可樂公司都向他訂購,巴洛奇於是搖身一變成為老闆,租下廠房及僱用了數十名工人,以大規模生產「發洩帽」。





放大圖片





偉大領袖早上揀蘿蔔晚上狂食蛋





放大圖片




全球最神秘的國度,有着最神秘的領導人金正日,昨天他忽然現身,前往人民軍593部隊視察民情,對部隊提供的菜蔬指三道四,品評蘿蔔是否夠大夠秤。

雖然未能溫飽安居,奈何北韓人仍視金元首如再生父母,感激他賜予房屋土地甚至生存權利,會在每天早上,對着掛在牆上的金氏「玉照」痛哭流涕,高歌唱頌其偉大功績。

金元首今年的功績之一,絕對包括保送國家最精銳足球戰隊第二次征戰世界盃舞台,能亮相南非,拍得住死敵南韓,更連鄰近強國中國都未做到,首戰全球最強的巴西更踢得勢均力敵,少負一球是雖敗猶榮!

盛傳金正日更發明了台「隱形手機」,以遙控操作球隊的戰術,北韓國家隊昨夜第二度亮相,史上第二次面對葡萄牙,全國可從電視觀看直播,卻第二次俯首稱臣於對手之下,比數更是七隻光蛋。那一刻,絕對有理由相信,現場的領隊沒把「隱形手機」帶上,糟糕,這肯定是死罪!




高院裁社署拒批綜援案違基本法

目前無論是綜援還是生果金,都有規定申請人不得長期離開香港。

高等法院原訟庭昨天裁定,綜援申請人過去一年不得離港超過五十六天的限制違反《基本法》及《人權法》。

法官張舉能認為,社會福利署的規定有違《基本法》第二十五條法律面對人人平等之原則,以及第三十一條保障出入境自由的規定。

提出司法覆核的游文輝,06年起在一家製衣廠工作,長駐廣東,但07年10月被裁,之後曾努力在內地及香港找尋工作但不果,於08年底及去年初兩次向社署申請綜援,都因不符離港時限而遭拒。

昨天法庭下令,社署須撤回拒絕游文輝綜援申請的決定。

目前綜援申請人的離港限制,為每年不得多於五十六天,至於生果金則為不得多於二百四十天。不少退休後到內地或其他地方定居的長者,都因此無法享受到生果金這項福利。

老紀看來,昨天法庭裁決中法官所提及的理據,套用至生果金亦同樣適用,要是政府不主動修法,恐怕只會再輸一單官司。

《基本法》保障港人出入境自由。因此理論上,即使離開香港,作為「三粒星」的權利都不應被無理剝奪。但現實是,除綜援和生果金外,任何市民只要並非「通常在港居住」,例如離港之後在港沒有住所,配偶和未成年子女又不在港,就會連投票權也會失去。這些問題,或者只能靠法庭去釐清。

陪審員數量因新學制大增

到過法庭聽審,又或不時看電視劇的香港人都應該知道,在重大的刑事案件中陪審團如何重要,但由於案件審訊可能橫跨幾天甚至十多天,不少忙於搵食的香港人自然會盡其所能說服法官,讓自己「免役」。

其實,香港有資格當陪審員的人數很有限,法律改革委員會昨天卻反對將陪審員學歷要求,由中七降至中五。

須知道,會考與高考考生數目懸殊,會考生數目,約為高考生三倍多,拒絕降低學歷要求,令大家不禁要問,完成中五教育的市民,是否無足夠能力履行陪審員以常理判斷的職責?過去將門檻定於中七,是因為法庭多以英語審訊,但到了今時今日,難道中五的學歷,不足以應付以廣東話審訊的案件?

之不過,鬧陪審員荒這個難題,有望隨着時間過去而慢慢解決。

在新高中學制下,所有順利升上高中的學生都能修畢中六,再沒有會考淘汰。法改會建議,將門檻定於舊制中七或新制中六。

除學歷之外,法改會還建議,將報章編輯、神職人員、飛機機員、藥劑師等職業毋須當陪審員的豁免取消,同時又建議在法律中白紙黑字訂明,何謂有「良好品格」。法改會並提出﹐將陪審員年齡上限,由六十五歲上調至七十歲,惟容許六十五歲以上之市民擁有拒當陪審員之當然權利。






放大圖片




『管不住自己下半身的人,

必然會付出自己的下半生!』

雲南玉溪組織部副部長過國慶,上星期被發現聯同多名高官涉嫌違紀違規落馬,罪名之一,包括「生活腐化、道德敗壞,以幫助協調工作、職務升遷為名,先後與多名女性發生不正當兩性關係。」過部長名字有趣,網民於是以其名字來大造文章,戲謔他的下半生,似乎都要在監牢過國慶。

以權謀私在內地官場比比皆是,內地人早已見怪不怪,但仍有看不過眼的網民,於網上留言諷刺一番,明明是「色字頭上一把刀」,但偏偏要向虎山行,結果自是「管不住自己『下半身』的人,必然會付出自己的『下半生』!」

總說男人都是下半身思考的動物,這句話,本就是從「管不住自己下半身的人,沒有資格和權利管別人的下半生。」演變而來,說的是男人愛燈紅酒綠,卻要另一半堅守忠貞。女權主義抬頭,這「道理」自然更欠說服力。





放大圖片




旅議會終止永盛旅遊會籍

前乒乓國手陳佑銘早前跟團來港,卻被無牌導遊強迫購物,最後慘被「激死」事件,旅遊業議會經商議後,決定向涉及事件的永盛旅遊施以歷來最嚴厲處分,包括終止其會籍及罰款7000元。由於事件有可能涉及使用及偽造假文件等罪行,故議會將把個案交給警方跟進。該會總幹事董耀中會後稱,永盛未達旅行社應有的要求及誠信,又批評永盛有虛報資料的記錄,故議會須作嚴厲懲罰以正視聽。至於永盛方面,則可在十四日內提出上訴。

街市販商抗議食環署新租約

約二百名政府街市販商昨在中環抗議,指摘食環署在新租約中沒有列明販商擁有繼承權及續租權。示威期間一度衝出馬路,佔據皇后大道中其中一條行車線,有兩個巴士站須暫時封閉。全港公共街市販商大聯盟主席黃齊偉表示,食環署雖曾發聲明,重申販商繼續擁有繼承權及續租權,但沒有將條款列於新租約中,擔心聲明沒有法律約束力,政府可收回攤檔。

教協調查指通識教師壓力大

教協的調查發現,以10分為滿分的話,受訪的通識科教師平均壓力達7.7分。當中更有17%教師表示壓力達10分。調查顯示,受訪的六百名通識科教師主要面對的困難,包括要照顧學生學習差異,以及為新課程準備教材難度大。教協認為,調查反映通識科教師所承受的壓力已超負荷,促請政府正視。他們建議改善通識科師生比例,實施分組小班教學,並為通識科提供專項津貼。教育局回應時則重申,將於2010至11學年,為通識科教師舉辦更多培訓,並會舉辦課程,包括如何準備課程教材、處理課程內容等。

報讀港大內地生今年增加千人

香港大學表示,今年內地高考總人數減少,但內地報讀該校人數比上年增加了千人。港大共收到9062份內地高中畢業生的入讀申請,決定把錄取名額由去年的270個增加到300個。港大發言人指,今年報讀港大的內地學生來自二十多個省市自治區,其中以廣東和北京最多,報讀學生均逾千名。學生第一志願填報最多的專業是經濟、金融、會計。此外,選擇工程、建築及理學士課程的人數也相當多。

營養標籤下月生效

食物安全中心表示,市面上已有約60%預先包裝食物,符合下月1日生效的營養標籤制度。食物安全專員陳漢儀稱,政府會每年抽驗五萬個標籤,首年更會額外抽查五百個食物樣本化驗成分,而首階段將重點抽查聲稱低糖或低鹽的食品。消委會總幹事劉燕卿指出,當局應檢討營食標籤計算方式不統一的問題。她又表示,新法例並無規管形容味道的字眼,例如包裝上聲稱「少甜」,並不一定代表低糖分,消費者須留意。




read more...

建制內外爭民主 共看團圓與分裂

2010年6月22日

林行止專欄

林行止







一、

《二○一二年行政長官及立法會產生辦法建議方案》(下稱《建議方案》)在各方分擔角色、賣力演出、然後在北京疑似讓一小步及民主黨於撿拾到一粒芝麻便全面退讓的情形下,「圓滿」落幕;然而這回俗語說的「退一步海闊天空」難派用場,因為加入「改良方案」(「一人兩票方案」或被反對者稱為「改變良心方案」)後的《建議方案》,由於民主黨黨內黨外反對之聲盈耳,充其量只能以僅僅超過三分之二的贊成票通過;而爭取「終極普選路線圖」的言文和街頭鬥爭在方案未提交立法會表決已展開;顯而易見,北京在港人爭取民主進程上展示了一定程度的耐性與容忍,等於參與抗爭活動者仍然毋須付出什麽機會成本,各行其是的「鬥爭」持續,香港難以和諧,勢不可免。

有關區議會席位的「改良方案」,目的雖然是在擴大五個新增議席的選民基礎,但是此一取向同時意味民主黨「接納」了他們向來反對甚力的○七年人大常委通過的「時間表」,雖然藉「改良方案」注入了與直選扯不上邊卻有間接普選成分的元素,勉強可算向普選之途邁出樹懶爬樹式的一小步,但包括民主黨在內的泛民派誓欲去之的功能組別卻有可能「青春常駐」!對於「改良方案」,北京從反對(中聯辦及特區政府均曾嚴詞申斥民主黨的改良方案違反《基本法》)到大力贊成,正好說明其在人大訂定的香港政改程序不變前提下,容納《建議方案》的內容稍作改動。而在民主黨骨幹成員對支聯會不離不棄的情況下,北京仍與其代表會面以至最後接受他們的提議,顯示北京態度不再是鐵板一塊而較為寬容,這都是不容忽略的事實。

從另一角度看,這等於北京接納了具有民意支持的香港民主黨的訴求,打破北京主導一切逆我者「亡」即北京說一不二的保守僵硬路線,那是改革開放經濟有成後政治上略為鬆動的體現。當然,北京肯一改舊貫,有本身的利益考慮,因為從「五區補選」投票給「補選五子」的選民達五十餘萬及十多萬參與六四靜坐者泰半為年青一輩看,假使北京和香港泛民派「對着幹」,香港社會秩序必生大亂,特區政府很難有效管治;在這種情形下,北京若出重手「平亂」,雖可奏效於一時,然而,香港金融中心的集資功能便會褪色(不是投資銀行家有正義感,而是擔心他們大多數崇尚民主自由的顧客會棄之而去因此不得不爾);在人民幣滙率政策備受國際攻擊、人民幣成為國際通貨遙不可即的現在,香港金融中心功能仍然不容有失。這種考慮令北京收起把「改良方案」定性為違反《基本法》的堅持。只是此例一開,今後港人直接向北京爭取更多「政治權利」的事例必然接二連三,香港社會會否因此更多是非爭拗?答案是肯定的,不過,這種困局不難紓解。

二、

細心觀察,促成《建議方案》得以「大團圓」收場的,是若干受知於北京的香港「社會活動家」(「政客」)幕後積極撮合的結果。律政司前司長梁愛詩及立法會前主席現任人大常委范徐麗泰是已經走出台前的人物—梁氏以老愛國姿態亮相在先,因其效力香港福祉而被公認也愛香港;另一位為先受知於港英的范太,是九七年後自然融入回歸新形勢,從愛港的公職晉身為人大政協那些為傳統愛國人士「壟斷」的職位。兩位女士熟悉香港事務(及政府內部運作)、了解民情(與在朝在野溝通無礙),在愛護香港和不希望香港成為中國政治負累的驅使下,致力於調和京港矛盾,頗見用心。從「改良方案」終獲北京接受,爭取民主體制的香港人除了着眼於行政長官與立法會議員的產生辦法,也要正視香港人大代表及政協是否獲得港人信任、是否值得尊重的問題。

經過這次中聯辦與民主黨的「交手」,筆者認為北京應該更積極地起用那些不是唯唯諾諾的香港政治人才。於解放後至一九九七年英人撤走前的數十年,北京從未起用那些不以擁共愛國為標榜的香港人。回歸後,其網羅對象,除了有盲從愛國者,還有不少媚共的投機分子,他們「獻身」的目的,往往是在愛國主義的表皮下貪財好名攬權位;港英時代一籌莫展而回歸後缺乏當家才具者,自然不是港人敬重的人物,因此這段期間的「統戰」起了負面作用—這讓有識見的港人不願與之為伍且對北京更為疏離……。「變天」後一切大變,北京已毋須籠絡媚共者以壯海外聲勢,而是考慮到「實用」的問題,因此從金融業入手,開始徵用香港專才,繼之的是熟悉香港的「政治」人才,前行政長官董建華現在偶然在美國主流傳媒如《華盛頓郵報》發表解釋中國外交政策的文章,又參與美國智囊組織的有關研討會,近例為今年五月五日在卡內基學社談中美關係,可惜董氏沒有一流智囊相助,其文章其發言流於空疏八股因此毋須引述。換句話說,這方面的嘗試不算很成功。筆者認為此際北京最應該吸納的是管治香港的幹才,而這方面的人才,經過回歸前後本地政治變遷三翻四覆的磨練,雖不能說所在多有,篩選起來仍有不少可用之人。北京要確認的是,愛港不等於不愛國,更多吸納這類香港人才,當可收京港溝通渠道暢通亦即保證香港實際民情能夠不經政治過濾上達北京,同時令香港人不致錯讀誤解北京政策隱含的真正意義,這對香港社會步向融和上必能發揮積極功用。

三、

北京接受民主黨的「改良方案」,是回歸後迄今為止最成功分解反對勢力的手段,從電視所見,不僅泛民派已與民主黨劃清界線,民主黨亦起內訌,備受市民尊重的創黨主席李柱銘已表態反對,並以必要時退黨明志。這種戲劇化發展其實是很自然亦可說無法避免,因為民主黨主幹成員的目的在於參與香港政治,相信北京會以「循序漸進」的步伐落實民主普選以至取消功能組別,因此下定決心一步一步爭取;不過,從目前的安排看,決心爭取亦不外是爬梯登月。而李柱銘的理想是希望民主政治在香港生根進而把之推廣至內地。這種分歧注定令民主黨鬧分裂。無論如何,北京看準時機在關鍵時刻出手,香港民主陣營已被「分而治之」。

《建議方案》通過後,天下並非自此太平,相反,為爭取雙普選的活動和去除不公平投票機制的各式抗爭,只會愈演愈烈。反對《建議方案》的泛民及民主黨「異見分子」固然會更積極投入類似活動,民主黨主流派則擔心在下次大選中被視為出賣民主而遭選民唾棄,爭普選的言文行動只會升級不會降溫!不過,泛民爭取落實普選路線圖的目標雖一,但各派已無法合作,因為懷疑民主黨與北京有秘密交易的人,數不在少,這不一定是事實,惟民主黨因作出太多讓步、違背了競選時對選民作出的承諾,加上仍有一言而為黨內法架勢的元老司徒華的言行愈來愈像因反六四屠城而流亡海外的中共黨內自由派,啟人疑竇,在所不免。

民主陣營不團結,正是北京所樂見。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