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5月23日 星期日

高盛聰明反被聰明誤

2010年4月16日,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向紐約聯邦法院提出民事訴訟,指控高盛及其時任副總裁的圖爾(Fabrice Tourre)在一項債權抵押證券(CDO)交易中欺詐投資者。到4月底,最少又有三宗跟風的股東訴訟案發生。據稱,已有機關對高盛及其員工進行刑事調查,以查明他們是否在抵押貸款交易中進行證券欺詐。

這當然不是高盛第一次遇到麻煩。金融危機爆發後,它先是和所有金融機構一起被公眾詛咒,之後又因繼續發放高額獎金而被猛烈抨擊。就在SEC對其提出起訴的那周前,高盛董事古普塔(Rajat Gupta)捲入對沖基金蓋倫集團(Galleon Group)內幕交易案;而華盛頓互惠銀行前CEO基林格(Kerry Killinger)在國會作證時指出,高盛建議客戶造好時自己卻在造空。

縱觀其一百四十一年歷史,這家華爾街上最聰明的頂級投資銀行(現在已是銀行控股公司),從未遠離過麻煩。就在上個世紀,1929年股災中,高盛因為追求利潤最大化而設立的信託投資公司「迅速淪為駭人聽聞的敗筆」,使整整一代人努力累積的資金瞬間蒸發;1994年,其在債券市場遭遇重大損失後面臨一系列嚴重危機,一些合夥人選擇了離開。但這些都無法與SEC此刻插在高盛背後的匕首相比。

三條原則遭摧毀

七十年代末被明文規定下來的十四條高盛業務原則中,前兩條和最後一條便是「客戶利益永遠至上」、「我們最重要的三大財富是員工、資本和聲譽。如果三者之中任何一項遭到損害,最難重建的就是聲譽」,以及「正直及誠信是我們經營的根本」。顯而易見,SEC的起訴把這三條都否定了。

布蘭克費恩(Lloyd Blankfein)一度怒不可遏。據《金融時報》報道,這位高盛CEO讓客戶感覺他渴望在法庭上慷慨激辯而不願與SEC和解;有人說他在電話中「咄咄逼人」,覺得是政府因政治目的企圖消滅高盛。就在五個月前,出言不慎的布蘭克費恩宣表示自己在做「上帝的工作」而廣遭批評。

不管這樣的「陰謀論」是否出自布蘭克費恩一時的情緒化,最少有一半接近事實;諸多迹象表明,這起訴訟確實可能帶有政治意味,雖然目前尚無確實證據支持這種普遍流傳的看法。

在高盛被起訴的當天,參議院常設調查小組委員會主席萊文(Carl Levin)指責它和其他投行都是「推銷高風險和複雜金融陰謀的利己主義者」。此類公眾相當熟稔的措辭是形形色色攻擊華爾街者最愛使用的武器。製造一個共同的巨大敵人有利於掩蓋和轉移自己的錯誤,尤其是那個敵人確實犯下不可饒恕的罪惡時。

無論SEC及其背後勢力能否如願以償地扳倒高盛,它都贏了。高盛不可能全身而退,因為它已經在付出代價。

就在噩夢開始的4月16日,高盛當天的市值即蒸發120億美元,是欺詐案中投資者蒙受損失的十倍以上。四天後,高盛又一次發布超出分析師預期的業績,2010年第一季度淨利潤激增91%,至34.6億美元,仍是全球盈利能力最強的銀行。但當日其股價不升反跌。在財報電話會議上,鮮有人提及高盛如此驕人的業績,幾乎所有問題都指向「欺詐門」。

向來對輿論壓力沉默應對的高盛,這次高調反擊。被起訴當天,高盛官方網站即刊出一則簡短聲明:「SEC對高盛的指控完全欠缺法律理據,也與事實不符。我們會就指控據理力爭,保護公司的聲譽。」4月16日晚些時候和23日,又分別刊出「進一步意見」和補充聲明,針對SEC指控進行辯駁。

樹大招風惹惡果

全世界都盯緊這場最少是十年才得一見的交鋒。現在,這場自金融危機以來,華府向華爾街問責的最大行動將如何收場是全球金融界最熱門的話題。

高盛是否為這筆交易後悔不得而知,可以肯定的是,它這次掉入的是聰明反被聰明誤的古老陷阱,如果高盛把自己塑造成華爾街上最聰明和最自負的賺錢機器,其他人也可以把其視為最貪婪和最危險的公眾之敵,並試圖打倒它。

自認無辜的高盛竭盡全力自辯。其主要抗辯理由是自己已提供廣泛而足夠的訊息,其損失是由整個行業總體表現欠佳所致,而非具體產品。

此外,高盛自己也投資了這筆交易且建立多頭,並淨虧損9000萬美元。其多次聲稱,不會故意建立一筆讓自己虧損的交易。這9000萬美元或許是高盛史上最物有所值的虧損,如果它因此賺了9000萬美元,撇清自己的難度將隨之增加數倍。 摘錄自《環球企業家》
read more...